一根竹的惊艳
5月14日,在广东珠海ISO/TC268全球会议的讲台上,咸宁市与会代表作了题为《咸宁发展可持续竹林经济案例》主旨演讲。
咸宁也是会议上唯一上台分享案例的中国地市级城市。
“我们咸宁的竹林经济实现了精准识别、精心施策、精工打造、精细管理……”随着同声翻译话音落下,主题演讲赢得了来自国内外200余名专家的掌声。
ISO/TC268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下属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代号,旨在推进城市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ISO/TC268制定的37101标准为全球城市管理提供有效工具,是实现联合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备受各国关注。
千里之外的珠海,国内外专家在惊艳咸宁经验,而在咸宁本土,竹农竹企则在惊喜ISO37101带来的收获。
通山县西坑村,一车价值4万元的竹炭正在装车,准备运往武汉。竹农华友生说“没想到竹子加工剩余的边角料制成竹炭还能卖出好价钱。”4年前,华友生与众多村民一样还在叹息村里的楠竹长不大,成竹不好卖。
2014年,村里在百亿竹产业发展政策引领下,在楠竹扶优技术支撑下,转变发展方式,筹资300余万元建起了楠竹加工产业园,建成了竹筷、竹丝、竹炭加工厂。
村支书朱必海介绍,过去村民卖一根原竹收入只有10元,如今通过加工提升了竹的价值,一根竹可收入50余元。
咸安森工产业龙头企业——巨宁公司,一车重组竹在装车,准备从码头发往德国。
巨宁竹业副总经理章冰说,这几年巨宁重新调整了发展思路:定位于生产户外重组竹产品,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路线。
巨宁公司科研团队通过技术创新,改进、优化重组竹制造工艺,先后推出重组竹庭院、阳台、卫浴定制产品,重组竹户外地板、外挂墙板、竹钢型材等产品,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如今,产品出口德国、英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深受好评。
一份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完成新造竹林面积超过12万亩,竹林基地、园区面积超过165万亩,立竹总量达到3亿根。
2017,全市竹加工企业32家,主产品涉及六大系列600多个品种,年产竹地板、竹笋、竹炭、竹制家具等制品总产值超过25亿元。竹林旅游年产值超过7亿元。
一根竹的成长
咸宁竹的惊艳离不开成长的沃土。
在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沃土的根基是我市产业政策的强力推动。
咸宁市拥有丰富的竹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起即为全国十大竹产区之一。但是在2012年以前,咸宁市竹林质量普遍较差,经济效益低,每年亩平均收入仅200多元,与浙江等发达地区每年亩2000多元比相差将近10倍。
(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