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新报道:5月25日,湖北天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织布车间内,上百名工人两人一组,拉开刚下线的苎麻或麻棉混纺坯布,仔细检查有无断线、划伤状况。成堆的坯布准备装箱发往国外。
该公司总经理胡晓燕介绍,苎麻吸汗、透气、防静电,颇受消费者欢迎,但价格不便宜。国内企业为争夺市场,往往打起价格战,但天源公司没有参与其中,而是瞄准提升质量以赢得市场。
“天源纺织的产品售价一般比市场同行贵10%,却受到宜家等世界500强的青睐。为什么?质量!很多纺织企业的纱锭拉开后纱线长短不一,而天源每筒纱重1.65公斤,拉出来的线几乎一样长,以利于下游企业同时更换纱锭,节约人工成本。天源质检环节上投入大量人力,一旦查出有破洞、疵点全部返工。”胡晓燕说。
近几年,天源公司产能一直稳定在1000万米左右,销售额却节节攀升。2014年,天源公司每米坯布卖14元,如今已涨至20元左右,产品九成出口国外,跃居全国苎麻纺织业第一方阵。
天源公司是我市实现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例证。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变为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升级为创新驱动,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迈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高地。
5月23日,首届“南鄂英才”颁奖,其中9位“南鄂英才”凭借创新型项目,获得我市上千万元无偿资助。伍晖是清华大学副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专家。他率团队研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纳米纤维材料,经多方考察后,最终选择在咸宁设立产业化基地。
在伍晖创办的咸宁优维公司内,记者看到从菜油状的溶液中提取的纳米纤维像一团团棉花,五花八门、各怀绝技。陶瓷纳米纤维放在火中烤,竟然点不燃。伍晖说,有了这种耐高温的材料,可代替进口,广泛运用于建筑保温、高温空气过滤设备中。下一步,优维公司还将创新研发更多特殊纳米纤维,加快实现规模化量产,在全国纳米新材料的版图上烙上咸宁印迹。
去年,全省公布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名单,我市苎麻纺织产业等11个产业集群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今年一季度,我市GDP增速达到8.5%,夺得全省亚军。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其产值占GDP的比重从去年底的10.1%提高至目前的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