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日 星期
突出特色 优化环境
我市大力培育香城工匠

  本报讯 记者刘子川报道:如何在短短几年里,迅速成长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家?用刘媛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学习”。

  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刘媛,是咸宁公司信通分公司的一名通信工作者。每天下班后,刘媛会在办公室梳理班组基本台账,分析总结当日工作情况,解决当日疑难问题;午休时间,刘媛在机房里对着书籍练习各种实操;夜深了,在哄睡孩子后,她会仔细翻阅电力运行检修专业书籍……她说:“学习是生活的常态,是一件让我非常快乐的事。”

  2009年,刘媛参加了省公司第三届翻译人才英语竞赛,入选省公司翻译协作组成员,每月利用休息时间给省公司报送国际能源信息。备战省公司优秀技能人才选拔考试期间,她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不久,即使有时累得趴在书桌上睡着了,但夜间两个小时的学习她从未间断。

  有付出必定有收获。地市公司级生产技能专家、省公司信息通信系统运行维护技能竞赛通信运维专业第二名、第三名……工作九年,刘媛获得各类奖项共计30余个,成为了公司“年年走红毯”的“实力女神”。

  刘媛说,多年来的坚持,来自于一份持之以恒的工匠之心。

  据悉,今后五年,我市将着力培育和推广一批具有咸宁特色的“香城工匠”。

  市总工会将以弘扬劳模创新精神为核心,推动建立各级工会职工创新成果奖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创业创新热情,促进首席员工、金牌工人、技术能手、香城工匠等创新能手和领军人物大量涌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同时,进一步完善劳模培养、选树、管理等制度,大力宣传富有时代特征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培育和推广一批具有咸宁特色、社会影响、行业特点的典型人物、先进工作法和服务品牌;进一步完善劳模管理体系,加强各级劳模协会建设,做好劳模数据库的动态管理工作;进一步做细劳模服务工作,推动改善劳模待遇,帮助劳模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增强劳模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影响力,使崇尚劳动、敬业奉献的氛围更加浓厚。

2018年1月2日 星期

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