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日 星期
良好家风代代传
○袁武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五个年头了,但我们一直深深怀念他,他那种正直做人,严于律己,勤俭节约,宽以待人的良好家风一直激励我们前行;他那朴素而简单的生活道理,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力行,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父亲3岁那年,爷爷奶奶在一周内先后病故,父亲只得投靠姐姐。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12岁那年姐姐病故,姐夫遇难,成了举目无亲的孤儿。

  13岁的父亲过上了流浪漂泊的生活,东一餐西一顿,一件单衣过秋冬,破房破床度日月,小小年纪就打长工,用劳动换回维持生命的一日三餐。

  生活虽然如此艰辛,父亲仍旧积极上进。解放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被送到原通山西坑小公社当通讯员。尽管父亲没念过一天书,但他一步一个脚印,边工作边学习。父亲不分昼夜地努力工作,一方面要养育四个未成年的儿女,另一方面要照顾外婆,用每月不到30元的微薄工资供养一家七口人的生活起居。他修水利、搞三治、抓林业,村村留下他战斗的身影,山山留下他飞机播种造林的足迹。他一有空就回家干农活,挖地、栽田、割谷、砍柴……样样农活都干得井井有条。有时为了节约钱,连我们兄弟三个的头发他也全理了,连过春节也舍不得花一分钱去理发店。父亲还学会了做木工,家中的梯担、板凳都是他做的。有时公社偶尔发点肉票,父亲就连夜骑车跑十几里山路去买肉,给我们增加营养。

  记得我12岁那年,父亲为了买肉给我们吃,半路突遇大雨骑车跌倒了。这件事父亲一直没让母亲知道,直到我们兄弟几个成年后他才提起此事。现在每每想起这些往事,我们都眼泪直流。父亲曾多次回忆他当家的情景,那时家中七口人生活,柴米油盐他一个人要考虑周全,首先是当家人要公平,讲诚信,关键是勤俭持家,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记得他有一次从县城开会回家,自行车坏了不能骑,为了节约2元车费硬是徒步20多里路走回家。

  父亲对自己要求严格,但帮助别人总是慷慨大度。记得有一年春节,家里买了几斤肉过年,看到大伯家没肉,他却把这些肉送到大伯家,还送了100元钱,而当时父亲的月工资只有30多元。母亲有点生气,父亲安慰说,大伯家有困难,我们能帮一把是一把!

  父亲深知没文化的痛苦,他发誓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儿女们念书。我们兄弟参加工作后,父亲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当兄长走上领导岗位时,他告诫兄长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谦虚待人,清正廉洁;当我写的文稿见诸报端,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孙女考上大学和研究生时,他不顾年老体弱,手拿两个馒头执意要送孙女,到大学校园里去看看。

  父亲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当天的事当天干完。记得有一次,我们兄弟仨和他一起去挖地插红薯,本来父亲是计划下午下班后再干农活的,却因为工作迟了点,一回到家父亲就拿着锄头往地里赶,一直干到晚上十点,我们实在饿得受不了,可他坚持把地里的红薯秧插完。为了类似的事,我们兄弟不知挨过他多少打骂。他教诲我们:“种菜干活就如同你们读书做作业一样,今天的功课一定不能留到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正是由于父亲这个良好的习惯,我经常告诫女儿要从小发奋读书,苦读功课。正是有父辈们那种家风的陶冶,女儿没有辜负她爷爷的期望,大学毕业后考上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以英文版在国外发表,后来以优异成绩考上江夏区公务员。

  对我们晚辈严格是父亲一以贯之的良好习惯,他对自己的衣食住行也要求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奢求。他身上的衣服往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最简陋的平房,一生没有用上热水器、冰箱、空调之类的电器。父亲一生就骑着辆老式自行车,出得最远的一次差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亲眼见到了原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贵,这也是父亲今生见到的最大的“官”。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好风气,一个国家精神的良好体现。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老人家留下的良好家风为我们树立了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让子孙万代代代相传。

  (作者单位:通山县国土资源局)

2017年11月3日 星期

第06版:纵览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