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 星期
延续中华文脉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解说词摘要

  【解说词】

  流淌过五千年历史长河,进入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中华文明屹立世界潮头,担负起凝聚民族复兴之魂的历史重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高度,回应时代关切,擎起改革这一最鲜明的旗帜,为中华文化前行指明方向。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要求和布置的任务。

  他指出,在继续大胆推进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2014年早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这是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第一个专项小组改革方案。

  《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主要任务和政策保障,细化为104个重要改革举措及工作项目,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布置了任务书。

  【解说词】

  曲阜,儒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2013年11月底,刚刚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考察期间,他专程到曲阜进行调研。

  在孔子研究院的展示厅里,他看到桌上摆放的《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拿起来翻阅,并同随行的同志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一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

  【解说词】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看待。他提出,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他强调,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自2013年12月《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印发以来,中央统一部署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入法入规。在2017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重要立法宗旨之一,并贯穿通篇。

  【解说词】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也需要强大的思想理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之后,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

  【解说词】

  体制是保障,改革出活力。

  中国出版业、影视业、演艺业以及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快速发展,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活跃了文化市场。

  在2017年乍暖还寒的二月,中国现代出版业的起点——商务印书馆迎来了创办120周年纪念日。 “文化担当,社会效益”,不仅是这家百年老字号的立身之本,更是中国出版业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商务印书馆所在的中国出版集团,已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文化企业30强”和“全球出版业50强”。

  中国电影人的最新实践同样告诉我们,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相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

  2014年,中央《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下发。2016年《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进一步激发了创作和投资热情。截至2017年3月底,我国银幕总数达到44489块,已超过整个北美地区的银幕总数。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已相继上市,市场反响热烈。

  【解说词】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

  2014年12月,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随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开启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时代。

  【解说词】

  进入新千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在互联网时代,整个舆论生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凝神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舆论场。2017年5月,经中央批准印发《关于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的意见》,对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作出全面系统部署,网络内容建设全面展开。6月《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

  网络时代要依法治网,一些网络造谣者、色情提供者和不良网络大V被依法惩治。人民群众对此普遍表示支持和赞赏。

  【解说词】

  建立健全有利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成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媒体寄予厚望,也反复提出明确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先后到解放军报社、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做调研。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会上,他用48个字,概括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在党的历史上,这是首次针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召开的座谈会,为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明确要求、提出遵循。

  【解说词】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是沟通心灵最好的桥梁。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就要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总是身体力行,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带头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被誉为是“国际社会读懂中国的一把钥匙”,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持续热销。目前全球发行已超过625万册,除中文版外,还被译成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多个语种版本。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促进当代国人把更多的文化自信、更生动的中国故事带到全世界面前,带入到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

2017年7月25日 星期

第06版:纵览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