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面对复杂纷纭的国内外形势,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不断强调这个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重大判断。
【解说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党的领导,特别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深化政治领域改革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把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断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相继成立,加强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重要工作的直接领导力度和统筹协调能力,提高了决策和执行机制的权威性和效能。
从2015年起,每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这已成为实现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安排。
此后,中央相继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等,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等,为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当代中国最广泛、最深刻社会变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解说词】
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让中国这艘巨轮在驶向复兴彼岸之时有了坚定而正确的掌舵人,那么人民当家作主,就是巨轮航行的力量之源。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提出的总目标。
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与时俱进,就是时代给出的一个新命题,也是党对于群众现实需求的回应。
【解说词】
从2013年起,历时两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的7个调研组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情况展开全面调研。
调研中发现,代表选举工作不规范、人大会议质量不高、代表联系群众的形式和渠道不便利、代表身份失真等,在基层时有发生。
县乡两级人大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我国五级人大代表总数的95%。而县乡人大又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度。
2015年6月,中共中央首次以文件的形式转发了《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
在这份文件中,就提出了“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探索建立代表履职激励机制”等具体措施。这为各地积极开展县乡人大建设指明了方向。
如今,全国的县乡人大建设正呈现出崭新局面:一线基层代表比例大幅提升;遍布于乡镇和街道的 “代表之家”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纽带;很多地方为代表建起了“履职档案”,来督促代表积极履职。人大代表为人民代言的作用不断强化。
2014年,党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每年安排国务院领导同志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到会听取审议意见、回答询问。专题询问更加规范化、机制化和常态化。
如今,从中央到地方,专题询问已经成为人大盘活监督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问出了人大担当,答明了政府责任。
加强全口径预决算审查和监督,进一步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人民通过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化保障更加完善。
【解说词】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文件中,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写下浓重一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将“协商民主”写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之中。
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和社会组织协商,七种协商民主渠道,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系统谋划了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
“每有大事,必相咨访”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2015年, 党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把“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确定为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并对政党协商的内容、形式和保障机制作出了规定。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得以强化。
2015年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对于协商的主体、形式和程序等都作出了具体规范,这让基层协商有了具体的“操作指南”。用群众习惯的方式来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城乡社区协商正逐步上升为城乡社区的基本工作制度。
【解说词】
当中国这艘巨轮向着复兴彼岸航行时,要靠依法治国来护航。
2014年10月底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中央全会。
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手按宪法,当铿锵有力的誓词说出来的那一刻,宪法精神已然铭刻于心。
从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刚刚建立的宪法宣誓制度,在维护宪法权威的同时,其象征意义更加深远,意在突出依法治国的路径选择,重在凸显崇尚法治的价值追求。
【解说词】
2016年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务公开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要以制度安排把政务公开贯穿政务运行全过程,权力运行到哪里,公开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就在这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阳光下运行,政府要学会在法治的轨道上规范自己的行为。然而这只是改革的起点。政府的权力如何才能真正用好、让百姓有获得感?
在浙江省,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开始启动。它要打通的,就是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试点,衢州市行政中心先行破题。
公积金贷款是行政中心里一项最复杂的业务。过去,群众要跑七个部门开证明,往返十次,才能完成贷款审批。现在,改革给所有部门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一个窗口,一次办结。
窗口背后,压力开始层层传导。所有的办事流程都公开,37个部门,涉及833个事项。为了减时间、减环节,政府向自己开刀。
权力最大程度下放到了窗口,要想真正“最多跑一次”,原本各自为政的数据信息必须打破壁垒,实现互联互通。而这并非易事。
在后台的核心地带,没有部门界限,所有数据共享,所有审批并联进行。
现在,进入这个大厅的所有业务,都能够实现“最多跑一次”。在这里积累的改革经验,已经开始向全省复制推行。
在依法准确办事的基础上提高效率,用群众获得感丈量政府改革成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一个科学高效、权力运行规范、责任主体明确的法治政府正在形成中。
【解说词】
今天,我们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复杂的现实,中国道路也仍然处于成长、成熟和改革的过程中。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沿着民主法治的道路,坚定地进行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党的领导下,一幅用民主与法治勾勒的治理图景,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引领我们坚定不移地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