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 星期
《论语》要更新了,不亦说乎?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传来新消息,失传1800年之久的《齐论语》竹简已完成扫描,为文字释读做好准备。消息一出,引起全社会关注。此次发现的《论语》,专家推测为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其中部分内容失传多年,这一发现被网友戏称“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论语》更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以《论语》为标志的儒家学说影响了千年来国人的精神世界。这次《论语》更新会让我们看到哪些历史流变?对如今有哪些新启发?

  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已完成扫描

  除了闪闪发亮的金器、做工精美的玉器外,海昏侯墓里还有5000多枚竹简。在专家学者的眼中,这批竹简被寄予厚望,甚至被认为是整座海昏侯墓出土的最重要文物之一。

  日前,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传来新消息,失传1800年之久的《齐论语》竹简已完成扫描,为文字释读做好准备。

  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扫描技术已经知晓,这些竹简内容大约分为《论语》《易经》《礼记》《医书》《五色食胜》《悼亡赋》和《签牌》《奏牍》等八个部分,其中大家最为关注的是《论语》。

  《齐论语》是什么?

  据了解,《论语》在古代有三个版本——《古论语》《鲁论语》和《齐论语》。如今看到的《论语》是《鲁论语》和《古论语》形成的版本,《齐论语》到汉魏时就失传了。《齐论语》和《鲁论语》《古论语》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知道篇》和《问王篇》。

  主墓出土的众多竹简中,公布了两张竹简图片,这两张竹简为同一支简的正反面。竹简反面写有“智道”,正面写有:“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一般情况下,竹简上的文字多书于一面,此简正反两面均书文字,当为一卷竹书的篇首简。

  “智道”即为“知道”,当为此卷竹书的篇题。

  汉代“知”、“智”互通,此前公布的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上就将《论语》中“知者乐水”一句写为“智者乐水”。由此可知,这枚竹简上所书写的“智道”,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载《齐论》第二十二篇的篇题——“知道”。

  专家断定,“基本可以确信,海昏侯墓出土竹书《论语》确系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

  无论全本残本,都有重大学术意义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头经典,古代学子必须全书背诵。在过去,读书人熟读《论语》不会被人羡慕,但是如果没有熟读《论语》,则会被笑话,因为熟悉和掌握《论语》是一个读书人的基本素养。即使是在现代,在中小学和大学语文课本里,《论语》仍然是常客,很多《论语》里的名句,现代人仍然朗朗上口,如数家珍,不读几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文化。

  据专家介绍,如今我们看到的《论语》是张侯《论语》,也就是《论语》第一次的修订本,共20篇,是由西汉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语》并吸收《齐论语》编订的。我们在张侯《论语》中能看到而又在《鲁论语》中看不到的内容,就可以基本断定为《齐论语》的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梁涛认为,这次的出土发现学术意义重大。他告诉记者:“由于目前整理报告尚未完成,所以究竟有怎样的结果还是要等原文出现。不过,从公布的照片看到的一两支竹简,已经可以看到属于《齐论语》的内容。无论出土的竹简是全本还是残本,无疑都十分有价值。”

  两个新增加的篇章到底写了什么?这是如今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但由于《齐论语》失传已久,所以写了什么并不为后人所知。据梁涛介绍,在一些后世学者辑佚的工作中,可以从其他书中看到转引《论语》的内容,而这些在如今《论语》中“看不到”的几乎都被认为是《齐论语》的内容。他说:“甚至有的学者认为,《问王》实际上应当是《问玉》,因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讨论玉的内容。”他认为,之前有限的辑佚并不全面,这次能突破到何种程度,要看最后的报告。

  《论语》是君子养成之书

  梁涛认为,《齐论语》的出土对了解《论语》的形成和传播有着重大的意义。

  他说:“文字不一样,甚至抄写不一样,都可能对理解有很大影响,因为版本有差异,有很多字是不同的。《老子》流传两千年,新的版本出现后,之前的很多理解都被改变了。”

  《齐论语》与《鲁论语》流传地点不同,当时主要流传在齐国一带。梁涛认为,其中会有齐文化的因素在里面。虽然孔子是鲁国人,但当时的齐国是思想文化中心,是各派学术融合的地方,《齐论语》也许会对孔子《论语》有所发展,融合了齐文化的元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弘道书院院长姚中秋认为,从历史的源流来看,《论语》最重要的时代就是海昏侯所在的时代。虽然汉武帝立“五经”,似乎比《论语》的地位高。但实际上,不管专攻哪一门经的学者,都要读《论语》。所以从流传广度上,读《论语》的人远远多于读其他经的人。《论语》本身就是孔子在教导弟子如何读“五经”,所以不读《论语》难以读“五经”,这也就是为何把《论语》评价为“五经之管乐”。

  姚中秋说:“《论语》是读懂其他经典的钥匙。”古人两种必读书中,除了规范人行为的《孝经》,就是塑造人思想的《论语》,是君子养成之书。

  在姚中秋看来,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读书人都不妨读《论语》,如今的现代人或许更需要《论语》。一方面这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古代典籍中,《论语》也是最容易读懂的。

  姚中秋说:“论语很像我们今天的微博,几十个字一段,最长一两百字,这也很适合今人来诵读,在时间碎片化的时代里,每一条都能传达一个道理,而且任何地方都可以读。”

  《论语》中的每一条内容都涉及做人、涉及格物致知或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道理都可以在《论语》中找到出处,这让《论语》像一部百科全书,也是难得的完整人生指南。

  姚中秋以“经济内容”举例,在《论语》中,孔子提到“见利思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都是提醒人们要把“义”放在首位才能求得大利。出身商人的子贡曾向孔子请教:“富而无骄贫而无谄何如?”而孔子以更上一层楼的“富而好礼”对答。狭义的礼可以说是以礼待人,不卑不亢,而广义的礼也可以引申为“好礼乐”,用现代的话来说,也就是文化的追求和贡献。

  除了《论语》,还有什么惊喜?

  除了《论语》,海昏侯墓中还有《史记》。两汉时期,《史记》是作为“谤书”而被贬低的,《史记》成书于公元前90年,刘贺死于公元前59年,至多相隔31年。也就是说,墓中的很有可能是初版《史记》。

  此外,海昏侯墓里还有《易经》。(本报综合)

2017年6月30日 星期

第05版:书香咸宁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