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5日 星期
一场卫生秩序考核后,城区农贸市场卫生状况大为改观——
如何让农贸市场管理更到位
记者 陈希子 通讯员 刘元江

  近日,由市工商局牵头的市农贸市场及周边卫生工作专班,对温泉城区、高新区横沟桥镇农贸市场普遍存在的六个卫生秩序整治问题进行督导。

  23日,记者走访城区多家农贸市场,发现城区农贸市场卫生状况大为改观。

  现象 卫生环境明显改善

  市场内烂菜叶、塑料袋、果皮、瓜子壳、打包米粉的纸盒等等垃圾随处可见,垃圾桶摆放不足;肉类售卖区,异味刺鼻,地面污水横流……这是5月12日记者在温泉中心市场内见到的情景。

  但23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市场已发生很大改变。早上的买菜高峰刚过,各蔬菜档口有通道依然保持着干净的地面,没有发现废弃菜叶垃圾;保洁人员正来回穿梭进行清扫。在熟食摊点,工作人员都按规定戴帽子、戴手套操作。处理的动物内脏也统一收集处置,不再随意丢弃。

  据市场管理负责人王先生介绍,该市场各类摊位有200余个,日均客流量有近3000人次。为了防止垃圾乱扔,市场配备了2班保洁员,分班轮流保洁公共区域的卫生,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10点半,都有保洁员巡回清扫。

  随后,记者又来到三号桥市场,这里的面貌也明显改善。蔬菜区通道基本保持干燥地面,多名清洁工人正在清扫地面。针对少数仓库有乱堆杂物的情况,工作人员正陆续清理,大件杂物已转移。

  市场管理负责人介绍,在得知环境卫生不符合我市农贸卫生评比标准后,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目前该市场正加大检查频次,积极开展自查自纠。

  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开展集中整改以来,我市先后检查了温泉中心市场、三号桥市场、白茶市场、肖桥市场、黄畈市场、横沟宏发集贸市场等,认真查看市场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和卫生管理情况,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城区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创建初显实效。

  问题 卫生隐忧仍然存在

  “以前买菜,晴天灰蒙蒙,雨天满脚泥,又脏又乱。如今升级改造后,环境清爽整洁多了。”说起家门口白茶市场的新变化,市民刘女士赞不绝口。

  市民肖阿姨说,以前开车出去,要担心和菜摊、三轮车刮碰到,进进出出也不方便,经常堵得一动不动。最烦心的是环境脏乱,污水、垃圾遍地,影响市容。“现在基本上不会有人占道摆摊了,路人车辆都方便些。”

  对于农贸市场卫生整改,摊贩们也有话说。

  “我们是室内固定摊点,露天经营的话环境影响可能小一些。”温泉中心市场经营卤味的顾师傅介绍,他的摊位面积比较小,不到30平方米,宰杀、制作、销售环节只能在一处进行,保洁稍微做不好,就可能会有些异味。顾师傅表示,会积极和市场沟通协商,配合开展卫生整改。

  三号桥市场蔬菜摊点的黄老板表示,摊位日常经营繁忙,碰上销售高峰期,就无暇顾及垃圾清理。“顾客买菜难免挑挑拣拣,随手扔点残菜叶,我们也不好说什么。”黄老板表示,希望市场多设置些垃圾桶,或者加大保洁频率,美化市场环境。

  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市场卫生环境管理归属复杂,涉及多个部门,也给整改执行带来了难题。负责人表示,希望可以由区政府牵头,统筹工商、质监、环卫等各个部门,统一规划,协调整改。

  目前,我市对城区农贸市场卫生整改非常重视,将市场同周边场所作卫生工作巡查整治重点,规划成立市场整治专项小组,共同完成农贸市场卫生创建工作。

  建议 卫生管理常抓不懈

  城区农贸市场的考核依据是什么?记者向工商局工作人员了解具体要求。简言之,六类标准:基本卫生安全信息公示及时、全面;市场建设管理有序,符合卫生经营相关细则;市场公厕建设达国家二类标准,环境整洁,维护到位;活禽售卖设置相对独立区域,实行隔离宰杀,卫生管理达标;水产区硬件设施完备,无污水横流现象;食品安全各项指数达标。

  针对农贸市场卫生创建存在的问题,我市切实履行统筹和协调职责,加强对各市场的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各市场开办单位拟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市场公厕、活禽售卖区和水产区的硬件建设,严格对照《国家级卫生城市复审(暗访)评价指标》的标准和要求,切实加大整改力度,确保硬件建设不扣分。

  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在加大日常卫生和秩序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对广大经营者日常宣传,确保经营者守法经营;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场内卫生保洁到位、垃圾清理及时,保证软件管理不失分。

  积极主动配合牵头部门取缔市场周边占道经营的固定摊点、出店经营摊点和流动叫卖点,整治市场周边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全面清除卫生死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017年5月25日 星期

第04版:咸宁网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