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走进市中心医院法医司法鉴定所,办公室墙体上“科学 客观 公正”几个大字赫然醒目。这是该所十几年来所秉承的鉴定原则。
4月5日,该所收到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这意味着其鉴定能力获得国家级认证认可,这既是该所长期坚持“科学客观公正”鉴定取得的成果,也是对该所鉴定能力的最高肯定。目前,市中心医院法医司法鉴定所是我市唯一获得国家级认证认可的法医司法鉴定所。
规范操作科学鉴定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要求,法医司法鉴定所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需获得一定的资质认可。2013年,市中心医院法医司法鉴定所被省司法厅、省技术监督局作为全省首批6家申报国家级认可的试点单位之一。
4年来,该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鉴定所的组织结构、运营模式、设备、操作等进行了重新规范,并制定了《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使鉴定所运行、质量管理、技术要求等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操作规范是科学鉴定的基本,从鉴定材料的接收到鉴定过程的实施,到最终鉴定意见的出具,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规范操作执行,所有专职和兼职鉴定人员全部进行了规范操作培训。”鉴定所主任陈胜鹏告诉记者,该所依托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的力量,定期邀请省知名专家来咸进行业务学习培训讲座,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聘请同济医学院法医系资深法医张玲莉教授为该所长期客座教授,不断提升业务技术水平。鉴定所每年鉴定案件1100多起,4年来,近5000起鉴定案件没有一起因违规操作引起投诉。
市中心医院法医司法鉴定所是2003年经湖北省司法厅审查、考核,并注册登记的合法的法医鉴定机构。法医司法鉴定所以市中心医院的众多知名专家和高、精、尖设备为后盾,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性。目前拥有持证上岗的司法鉴定工作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1人。
本着“科学、客观、公正”的鉴定理念,近十多年来,共完成各项鉴定案件1万余例,其中涉外案件5起,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法医鉴定被各级机构采信率始终维持在99%以上。
获得国家认证认可意味着,该鉴定所的鉴定结果将在全国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认可。
坚持事实客观鉴定
“客观地反应事实,才能保证鉴定结果不偏不倚,维护委托人及当事双方的利益,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陈胜鹏说,坚持事实客观鉴定,让该所受到众多委托人的信赖。
去年9月份,一位民工因意外从高处坠落导致左上肢骨折、骨盆粉碎性骨折,伤后4个月,某司法鉴定机构鉴定其左上肢功能受限,构成九级伤残。用工方质疑鉴定结果,要求重新鉴定,咸安区法院委托市中心医院法医司法鉴定所重新鉴定。经现场测量及肌电图检查,发现该被鉴定人左上肢骨折后虽有部分功能障碍,但通过肌电图检查,排除了神经损伤,并对其功能受限进行认真测量,并拍照留取证据,发现未达到人体损伤残疾的分级标准,即不构成伤残。
但鉴定所对该被鉴定人盆骨骨折利用CT三维重建检查时发现,该被鉴定人骨盆粉碎性骨折后未行手术矫正,伤后三月余复查出现骨盆畸形愈合,参照相关标准,评定为十级伤残。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让事实说话,并通过科学客观事实的鉴定结果,让农民工和用工方的利益都得到了维护。
拒绝人情公正鉴定
杜绝“金钱鉴定”、“人情鉴定”才能保证鉴定的公正。陈胜鹏告诉记者,该所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要求,鉴定人员不许接受委托人的红包以及吃请等,一旦发现将追究相关责任。
同时该所制定了鉴定审核流转机制,每一案件的鉴定结果没有发出鉴定文书之前,都会进行审核,使鉴定的每一个步骤都处于受控状态,一旦发现鉴定结果有疑问,将实行内部讨论纠错机制,对于发出的每一份鉴定意见书,也可以通过鉴定的流转,进行上溯,找出鉴定过程的轨迹,找出问题所在,以确保鉴定结果客观公正。
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是鉴定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鉴定所对那些亟待救助的社会贫困边缘户提供免费维权服务,特别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低保贫困户,对这部分被鉴定人,该所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克服自身发展中的困难,积极为当事人提供及时、公正的法律援助鉴定服务。
近几年来,该所为困难群众提供司法援助50余次,减免费用6万余元,有效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被鉴定人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