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转换,又到感冒多发季。感冒看似“小毛病”,但由于不少人对感冒治疗缺乏正确认知,随便买点感冒药对付或者随意使用抗生素,也可能诱发其他疾病。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联合钟南山院士、申昆玲教授等我国多位呼吸研究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发布了《中国家庭感冒防治关爱手册》,教大家正确认识、对待感冒。
别把感冒不当回事
一项全球调查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感冒大国”。在过去的一年里,有超过10亿人次的国人得过感冒,感冒时间平均长达18.5天。但是,国人对感冒治疗仍没有建立正确认知。虽然大多数医生和药师建议感冒患者在家休息更有利于康复,同时也可避免将疾病传播给他人,但是依旧有75%的受访者曾在感冒或流感期间坚持外出工作。另外,不遵医嘱自行服药或混合服药、乱服抗生素、服药种类不当、不按剂量服药等现象更是比比皆是。这些都有可能进一步延长感冒病程乃至诱发其他疾病。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指出,国人对感冒的认知仍停留在“小病”阶段,但是感冒已经严重影响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健康乃至生命安危。在20世纪的5次全球性流感事件中,有两次爆发于中国;进入21世纪,禽流感和甲流等更是引发全民健康危机。无论是医疗群体或是大众,都必须认真对待感冒,以专业的治疗方法,降低感冒的危害。
“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由感冒所引发的危、急性病例”,钟南山院士介绍,“例如患有呼吸道慢性疾病的人群或者老人等特殊人群,感冒后往往不立即就医治疗,而是当做‘小病’对待,不积极或者采取不科学的治疗方式,结果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威胁生命健康。”
此外,除了成人感冒,在婴幼儿感冒上,同样由于感冒认知不足,引发诸多严重后果。例如服药种类不当、不按剂量服用,甚至由于治疗不当,对儿童造成终身影响。
而除了感冒治疗,在感冒预防上,我国国民的认知同样缺乏科学性。例如盲目相信“捂汗”、作息规律长期紊乱、房间不按时通风、在感冒高发季扎堆人群,都增加了患感冒的可能性。
治疗原则——别盲目输液 别擅用消炎药
普通感冒该怎么治疗呢?
钟南山表示,有以下几个原则要特别注意:
1.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对症治疗。
由于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所以主要是对症治疗,以缓解感冒症状为主要目的,同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2.别盲目静脉输液,输液并不会缩短病程。
他特别提醒说,感冒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首选口服药物,避免无根据地盲目去医院静脉输液治疗。
一般来说,静脉输液仅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因感冒导致患者原有基础疾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需要静脉用药。
(2)由于患者严重腹泻或高热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需补充水和电解质。
(3)由于胃肠不适、呕吐而无法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身体基础代谢。
3.别擅自使用消炎药。
“医生不建议感冒患者擅自使用消炎药进行治疗,不当使用消炎药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为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消炎药也就是抗菌药物,抗的是细菌而不是病毒,故不建议用抗菌药治疗普通感冒,且抗菌药物预防细菌感染是无效的。”
虽然抗菌药物治疗普通感冒无效,但依旧有大约50%的患者在无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这种现象要引起重视。
钟南山表示,只有当感冒合并细菌感染时,才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如感冒并发鼻窦炎、中耳炎、肺炎等。
是不是感冒 先正确诊断
普通感冒是由多种不同的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鼻病毒”引起,其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流涕、发热、头痛等,但专家提醒说,当一些症状发生的时候,比如发热、咽痛、流鼻涕等,并不见得是感冒,而是很有可能患有其他疾病。如果仅凭个人判断是普通感冒并服用感冒药物很可能会延误病情。钟南山提醒说,当发生感冒症状,并且自行服用治疗感冒的药物不能缓解时,应尽早就医请医生通过化验检查等手段进行确诊,对症治疗。
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呢?主要有以下6点区别:
1.流感的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严重,常常有比较明显的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和乏力。2.流感发病的季节性较为明显,我国北方地区为11月至次年3月多发,而在南方地区为3月至6月多发。而普通感冒的发病季节性不明显。3.流感一般伴有寒战和高热(39℃—40℃),普通感冒一般不发热,即便发热也是中度或轻度的,没有寒战。4.流感引起的发热一般持续3—5天,普通感冒的发热一般持续1—2天。5.流感容易引起并发症,普通感冒一般不会。6.通过医院的检查化验报告,请医生进行区分。
普通感冒除了要与流感进行区分外,还须与以下四种疾病相鉴别:
1.急性细菌性鼻窦炎: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等,临床多见混合感染。所以,如果我们发现鼻涕异常,要考虑是否发生了鼻窦炎而不仅是得了感冒。
2.过敏性鼻炎: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一般在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等)发生阵发性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突发性的一阵喷嚏流涕过后,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和常人无异。仅表现为鼻部症状或感疲劳,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3.链球菌性咽炎:主要致病菌为A型-溶血性链球菌。其症状与病毒性咽炎相似,发热可持续3—5天,所有症状将在1周内缓解。多发于冬、春季节,以咽部炎症为主,可有咽部不适、发痒、灼热感、咽痛等,还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大家肯定都会有印象,在得了感冒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会让我们张嘴,然后用一根压舌片压住我们的舌头观察咽部是否有变化,这个时候检查就会发现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用手去摸的时候会感觉疼痛。所以当我们发生这些症状的时候,要考虑是否为急性咽炎发作。
4.疱疹性咽峡炎:发病季节多为夏季,常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咽痛程度较重,多伴有发热,病程约1周。有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儿童的感冒尤其要引起重视,儿童不会表达自己的病情,所以家长要在发现孩子有了感冒症状的时候注意观察,加倍呵护。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