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桂花镇南川村,有很多弯弯曲曲的小路,平整地在乡间蜿蜒,人走在上面,惬意悠然。然而5年前,这些小路却不是这番美好模样。
那时,南川至金桂湖的乡村道路修成通车后,每天都有上千辆次汽车进出,道路损坏成为“家常便饭”,小路总是坑坑洼洼,给司机和行人带来诸多不便。
村里有个老人,注意到这个现象,决定做点事,他就是该村20组的老党员刘克焦。担着簸箕、扛着锄头和铁锹,刘克焦出发了。
填填挖挖,补窟窿、通沟渠、除杂草、扫落石……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他一干就是4年。
村里很多人不解。有人说他傻,自家也不富裕,不务正业;有人说他是在作秀,哪有人会免费做这么多活计……可不管别人怎么说,刘克焦决定要做的事,就打定主意要做好。
2014年的一天,天下着大雨,山上滚下来一个大石头,堵在了路中央。刘克焦看到后,冒雨从家里拿来工具,先是用铁钎撬,撬不动又用铁锤锤打,一点一点,费了好大的劲才把石头移到路边。
道路安全隐患解除了,他却因淋雨受累,回家后就感冒病倒了。病一好,他又接着干起来。
周边熟悉的群众作了一个统计,4年来,刘克焦义务修补路面不仅没有拿过一分钱的报酬,还因此用坏了不少于10把锄头,簸箕更是不计其数,仅补路用的沙土堆起来也有几百个立方米。
时间一久,路上经常有车辆停下来,有的“啧啧”称赞,有的打声招呼,有的递根烟,有的想捎他一脚。大家都服了,连续3年选他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5年,村委会聘请他做了公路列养员,后来又给配了小推车和割草机。从此,他干劲更足了,还买来了收音机,他说边干活边听歌,心里特别满足。
今年7月4日,大暴雨,村民们都窝在家里不敢出门。刘克焦却斗笠一戴,雨衣一穿,拿着工具,早上7点就匆匆出门了。
暴雨倾盆,奔涌的洪流不停的冲刷着路基,低洼处甚至漫过了路面。他脚不沾地,搬山石,铲泥土,压碎石,疏沟渠,排积水,来来回回10多公里,一口气干到下午2点,全身湿冷才想起回家吃饭,可刚到家就软在床上睡着了。
因为处置及时,他列养的路段未受到暴雨的影响。村民们纷纷给他点赞,都说“有了老刘,就有了好走的路”。
14日下午,记者来到南川村时,65岁的刘克焦正在补路。党徽在衣服上端正地佩戴着,他说这是自己的习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是个党员。
他告诉记者,作为党员,更应该带头,只要有需要,就会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