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6日 星期
驴打滚
记者 朱亚平

到过老北京城的人,都知道要去尝尝当地人做的驴打滚。驴打滚又叫“豆面糕”,是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自古以来,广受南来北往客商的赞誉。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吃驴打滚?当地人会这样告诉你,看一眼,你就知道春天是什么颜色,尝一口,你便知道,世间尤物无非如此。

驴打滚的成品有黄、白、红三色,煞是好看,好像春季里的太阳、花朵的颜色。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尝起来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

在北京二环内一家老字号糕点店门口这样写道,驴打滚起源于承德,早在200多年前从粘食中演变成大众化小吃,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驴打滚做法复杂,喜欢做面食的人也可以在家里挑战一下。原料有黄米粉、黄豆面、红豆沙、白糖、香油等。制作工序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

制作时,将黄米粉(现在多用江米粉)倒到一个小盆里,用温水和成面团,拿一个空盘子,在盘底抹一层香油,这样蒸完的面不会粘盘子。将面放在盘中,上锅蒸,大概20分钟左右,前5至10分钟大火,后面改小火。

在蒸面的时候炒黄豆面,直接把黄豆面倒到锅中翻炒,炒成金黄色,并有一点点糊味大概炒五分钟左右出锅。

把红豆沙倒出来,放半小碗水,搅拌均匀待用。待面蒸好拿出,在案板上洒一层黄豆面,把江米面放在上面擀成一个大片,将红豆沙均匀抹在上面(最边上要留一段不要抹),然后从头卷成卷,再在最外层多撒点黄豆面。用刀切成小段,在每个小段上再糊一层黄豆面,然后放在盘子里,这样,一盘好吃的驴打滚就出锅。

会做驴打滚的糕点师傅介绍说,制作驴打滚时,还有小细节要注意:水要慢慢加入;炒黄豆面要有糊味,但是千万不要炒成黑色;蒸熟的江米粉要摊在盘子中;切粘面时在刀上沾上清水,就不会粘刀。

如今,驴打滚在北京的各个糕点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其作法仍然延续手工制作,并已形成生产线,不仅被当地吃货们追捧,也被众多来此的外地游客作为特产、礼品带回。

2016年8月26日 星期

第08版:旅游天地 上一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