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地税部门变化真的很大!现在到地税局办事,看到的是税务人员热情的服务态度、听到的是文明的礼貌用语、感受的是零距离的专业服务。”与崇阳地税部门打了近十年交道的吴会计有深切的感触。
锯掉门槛:跑出来的发展思路
为使地税干部找准服务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崇阳县地税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纳税人户籍清理和税源调查工作,由局领导带队,深入征管一线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调研中,采取实地调查、入户座谈、蹲点解剖等形式,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许多有见解、有分析、有建议、有措施的可行性调研报告,并在税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着力帮助解决,全力推行人性化服务,一对一帮扶。
谈起人性化服务,崇阳县某公司副经理龙先生说:“过去税务人员一来,公司财务主管领导、财务科长、会计人员都得跟着,公司很多事情都要停下来。有时还可能因为对税法条款理解有偏差,也会让税务局抓住不放。因此,过去每逢受地税局检查就感到紧张。” 但现在,他的评价是:“现在地税局来公司不是单纯搞检查,更多是帮助我们出主意想办法,避免了因办税疏忽而造成损失。”
温馨服务:创出来的和谐环境
为使广大纳税人真正感受到“优质、文明、高效、快捷”的纳税服务,崇阳县地税局从硬件建设入手,在办税服务厅配置了用于税收政策宣传、公告涉税事宜的大型液晶显示屏、添置了花卉和盆景,建立了纳税服务监督台和意见箱,设置了报栏,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同时,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纳税人在一个窗口可以办理所有涉税事宜,让纳税人从来回奔波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他们还对特殊纳税人和特殊情况提供“差别化”、“人性化”服务:对远道而来的纳税人,税官们宁可延长办税时间,也要将其尽快办完,减少他们往返次数;对发票使用量大、持大量现金的纳税人,为其提供预约服务。
谈起该局的纳税服务工作时,一位刚办完涉税业务的纳税人感慨道:“地税局为我们纳税人极大地改善了办税环境,所有涉税业务在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办理,而且还是限时办结,我们非常满意。”
先办后审:干出来的地税效应
对下岗职工汪某来说,两天取得减免税手续并及时领购到发票已不再是梦想。而在过去,这一程序最短也要半个月时间。
崇阳县地税局经问卷调查得知,近年来,地税部门办事效率虽然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纳税人对地税机关各部门的职责不熟悉,对涉税事宜程序不了解,走错门、办错事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要经过必要的工作程序,普通纳税人受交通、时间、生意等影响,承受的压力不小。为此,该局在全面总结“一窗申报,内部运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基础上,将涉税事项进行分类并前置到办税服务厅,对符合条件的事项实行“先办后审”,对少数需要现场检查审批事项,实行限时办结。省去了以往需经业务科室审批的环节,进一步简化了行政审批手续。纳税人到地税部门办事,只要到办税服务厅,跑一次就能解决涉税事宜。
现在,该局已基本形成了“群众动嘴,税干跑腿,一次办结”的工作模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该局共办理各项“先办后审”涉税事项436项、减免税优惠17户,均比法定期限提前5至7天以上。
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县工商、质监、国税部门的协调配合,全面实现了“三证合一”,企业办理登记注册原来需跑4个部门,现在只需到一个窗口,10分钟内就能办结。同时,该局积极推进“纳税信用贷”工作,纳税人凭借地税部门评定的纳税信用等级就可以到商业银行贷款,而且手续简便。目前,已有崇阳县明炬橡胶有限责任公司等20余家企业从各商业银行取得纳税信用贷款1000万元,为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助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工作日志:记出来的征纳和谐
在第二分局,税收管理员陈某的工作日志中记到: 7月20日,与县局税政部门同志一道,对湖北省宇涛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提出的减免税申请进行调查,该企业主营功能性化学纤维,属于国家鼓励类发展项目,由于处于建设初期,实际亏损近100多万元。随后,帮助企业办理好了减免税手续,让企业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惠。
今年,该局在推行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作日志,要求每名税干如实填写工作时间、地点、效果、问题及解决办法,每季度按照工作日志对税干的工作业绩作出正确评价。这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把税干的工作推到了第一线,逼着他们下基层务实工作。
“满意无终点,服务无止境。我们将积极响应纳税人的服务需求,精心开展一系列优化纳税服务活动,让崇阳地税服务品牌更加响亮、更加深入人心。”该局局长庞鹰的一席话,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崇阳地税优化纳税服务带来的阵阵“和谐春风”。
(孙煌 周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