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向阳红09”船11月25日电随着汽笛一声长鸣,“向阳红09”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5日上午驶离江苏江阴,正式起航执行2014年至2015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务。据了解,这是“蛟龙”号首次赴西南印度洋开展科考,将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下潜考察。
“蛟龙”号以往都是赴太平洋试验科考。专家介绍,这次是首赴西南印度洋热液区进行科考调查,也是“蛟龙”号航次史上距离最远、航渡时间最长的一次,将应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天气和海况条件,同时海底地形复杂,会给“蛟龙”号作业带来较大难度。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航次现场总指挥于洪军介绍,2014年至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共分三个航段,今年6月至8月在西北太平洋开展了第一航段调查任务。“向阳红09”船于11月20日驶离青岛,25日从江阴搭载“蛟龙”号后赴西南印度洋执行第二、三航段任务。这次任务将历时4个月,预计2015年3月回国。
于洪军说,航次实施期间,我们将着重发挥“蛟龙”号近底高精度取样和测量的独特技术优势,提高“蛟龙”号技术性能和作业能力,完善作业规程;继续培养锻炼工程保障队伍和科学家队伍;进一步探索公开、共享的国家级大型深海装备运行机制。
此次任务中,“蛟龙”号计划下潜20次,主要任务是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开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热液微生物生命过程及基因资源潜力研究,履行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勘探合同义务,开展深海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