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5日 星期
别渲染公交车上的“恶”
○于静

  9月9日下午,河南郑州一辆公交车上,一名老人突然倒地猝死。目击者称,老人之前因为让座问题与一名小伙子发生争执,并动手打了对方四个耳光,不过小伙子并未还手。事后据家属讲,老人患有心脏病。(9月10日《大河报》)

  近些年,公交车上的座位之争愈发频繁和激烈。剧情千篇一律,几乎每次都是三两个人(一般是老人和年轻人),围绕一个座位不依不饶,涉事之青年人誓死捍卫自己屁股底下的那点位置,参与之老人则舍命争取“被照顾”的权利,双方或明争,或暗抢,或对骂,或互殴,冲突到最后,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座位问题,而是发酵为道德标准的大讨论和法律层面的对峙。

  公交车上的这些冲突倒是给那些终日感叹“世风日下”、“今不如昔”者提供了最好的论证,更是引出一大堆诸如“坏人变老”、“青年人道德沦丧”的论调。不过在我看来,相比城市里天天穿梭的各式各样的公交车,相比这些公交车上随时可见的文明、礼让、包容、和谐,经常见诸报端的这些公交车上的“恶”还是小概率事件,实在不值一提。试问一下,经常挤公交的年轻人,谁没有过给老人让座的经历?而公交车上的大爷大妈,有几个像传说中的那么“凶神恶煞”?

  别再刻意渲染放大公交车的“恶”了!不如多扬善,比如我就经常在公交上看到很多有长者风度和胸襟的老人,面对起身让座的年轻人,总是会礼貌地谦让;还有那些朴实的年轻人,往往是一个老人上车,好几个人同时站起来让座。这些才是公交车上的主流,才是最值得宣传和渲染的故事。

2014年9月15日 星期

第07版:一周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