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5日 星期
■新闻快评
简政放权要多除“印把子”
○白靖利

  乘着简政放权的东风,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一枚公章取代过去109枚公章的权限,这109枚公章近日被永久封存。在中央的全力推动下,在公众的千呼万唤中,各地那些还在固守审批权力的“印把子”,能否以此为镜,尽快被永久封存?(据新华网)

  从出生到死亡,从入学到入伍……公章在公众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权力和审批的象征,公章已经成为公权力深入掌控社会、经济领域的符号。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公章越来越成为效率低下的标记。由于审批事项过多,“办一件事盖几十个公章跑断腿”的体验式新闻屡屡见诸报端。这影响了公众正常的生产、生活,抑制了社会发展的活力,也与改革开放的方向格格不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然而,不少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同时,不同部门的职责存在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顽疾。一枚枚公章、一张张审批单,如同拦阻市场活力充分迸发的一道道门槛。

  被老百姓称为“印把子”的公章,有时候成为一些政府人员进行权力寻租的利器,甚至“挟章要价”,滋生各种腐败行为。天津滨海新区此次封存109枚公章,让百姓拍手称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印”断绝了这些“寻租者”的空间,为建设开放、公正、法治的市场环境提供了重要先决条件。

  天津的109枚公章已成为历史,但不少地方政府还存在“公章围城”现象,“印把子”封存不能成为绝响。各地政府应当让公权力顺利回归本位,让市场最大限度地迸发活力,将那些附着在无用审批程序上的“印把子”永远封存。

2014年9月15日 星期

第07版:一周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