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如同空气、阳光一样,在我们的生命中不可或缺。我国是一个淡水缺乏的国家,人均淡水拥有量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市水资源如何?记者在3月22日“世界水日”来临之际,走进市水务局,了解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 ——
资源丰富 但缺水情况仍存在
18日下午,市水务局水政水资源科办公室里,王望良正和同事们一起整理宣传材料、展板等。与往年一样,今年的世界水日,他们要走上街头,为市民宣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加强湖泊水源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
我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境内水系发达,河流湖泊众多。长江依境东流,境内里程139公里。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62条,其中主要河流有陆水、金水、富水三大水系。境内水面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1个,其中万亩以上湖泊有西凉湖、斧头湖、大岩湖、密泉湖和黄盖湖。
我市属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是全省暴雨中心之一,雨量充沛,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580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2.5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7.8%,这一资源占有量,在全省17个市州中列第5位,在武汉城市圈中列第2位。从人均水平看,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885 立方米,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在武汉城市圈中位居第一。
“别看水资源丰富,因流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和控制性工程较少,局部地区枯水期仍缺水,如淦河流域尚有部分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王望良说。
未雨绸缪 水环境需全力保护
在市区一水利工程旁的石碑上刻着“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几个大字,告诫人们节约用水。
“咸宁会缺水吗?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咸宁的水资源丰富,似乎市民从来不曾为用水而担心。但一则“不让最后一滴水成为眼泪”的标语不禁引人深思。
王望良告诉记者:“尽管我市水资源相对丰富,但不少问题依然不容忽视。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退化趋势,并且水环境也趋于恶化。”
王望良说,我市河流、湖泊湿地水质污染,导致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破坏,鸟类失去了栖息场所,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退化趋势。
同时,我市目前还面临水管理体系不完善、局部地区防洪排涝能力相对薄弱、用水效率不高、水土流失突出、点源面源污染趋于恶化等问题,如不尽快开展水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将对咸宁市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水环境保护需要未雨绸缪。目前,我市正在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通过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建设,全力提升水资源管理保护水平。”王望良说。
人人有责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这话几乎人人都了然于胸,但真正能够把节水理念融入生活的恐怕就屈指可数了。
虽然我市在进一步完善水管理体系,但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市民的责任,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其次要在生活细节上节水护水。
市民们都有哪些节水妙招?市民马伶俐告诉记者,在她家中,厨房和厕所里都摆放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盆子和水桶,加起来有十多个。“我们家就是靠着这些盆盆罐罐,尽量做到不浪费一滴水的。”马伶俐说,她将平时淘米的水用来洗菜,洗完菜后,水既不油腻又不是很脏,还可以用来冲厕所。
平时的洗脸水,就不宜用来洗厕所,因为人的脸上带有油脂的缘故,日积月累会造成冲水口的堵塞,但却可以用来清扫楼梯间,不用浪费清水……马伶俐总结了一句话,“节水,节水,关键在一水多用。”
对于市民的节水妙招,王望良提醒,市民平时应该多检查水管、水龙头,首先从技术上避免漏水洒水,再从生活习惯上养成节约用水,尽量少用洗衣粉、清洗剂等,减少对水体的化学污染。王望良倡议:“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要把每天都当做世界水日,爱护我们的家园,不让最后一滴水成为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