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9日 星期
真情催开芙蓉花
赤壁市车埠镇芙蓉村党支部书记 潘淼春

  (一)

  我从2008年开始担任赤壁市车埠镇芙蓉村党支部书记。刚上任时,面对的是破烂的办公场所、8万多元的村级债务、一条修起来不到2年又被严重毁坏的通村公路,以及一穷二白的村级集体经济……

  如何早日改变村级经济一穷二白的面貌?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担子,什么叫责任。

  2009年的一天,我随赤壁市有关部门领导到洪湖的一个乡镇参观学习如何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当看到同是一样的湖泽地貌、同是一样的地道农民,他们能够养殖小龙虾发家致富,而我们芙蓉的村民却只守着几亩薄田熬日子时,我的思想就像触电一样被激活了,一个在芙蓉村实施“稻虾套养” 的计划浮上心头。

  为了激发村民的养殖热情,我要求村组党员带头养,动员五亲六眷“冒险养”, 我甚至以“自己出本、不计收益” 的方式激励鼓动十几位村民养。为了确保村民养殖小龙虾能够稳赚不赔,我积极邀请水产部门的专家到村里给村民群众传授小龙虾养殖技术,还仿效洪湖等地的经验,成立了赤壁市首家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芙蓉村实行订单养殖和规模养殖。

  一年年的努力推广,一个个养殖户的丰厚养殖收益,使芙蓉村成为了享誉鄂南的“稻虾套养连作基地”, 辐射带动周边3个乡镇13个村,形成了15000亩养殖面积和年产值3400万元的规模。仅此一项,芙蓉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000元。

  同时,我们积极争取低丘岗地改造项目改造荒山残次林1200亩,成功引进了“蓝天猪厂、大林农业”两个农业科技企业和一个投资近千万元的兴达不锈钢饰品制造厂,兴办了采石厂、养鸡厂、河沙厂,并把800多亩低洼湖田改造成精养鱼池,把空闲废旧的村小学校舍租赁给手工加工业者,对800多亩的芙蓉村月泉湖、鱼儿湖实行公开竞价承包。如今,芙蓉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已接近50万元,村民群众的年人平纯收入也从2008年的不足6000元,上升到了2013年的11000元,成为了赤壁市小康路上的明星村。

  (二)

  2009年的一天,我接到一张请柬,邀请我参加一座乡村耶稣教会教堂落成庆典。看到成群结对的善男信女和可以容纳上百人的教堂,我的心一阵阵刺痛。想到芙蓉村委办公无场所、服务群众无阵地,村民群众不信村组干部信宗教、不进村委会进庙堂,我的脊背就发凉。于是,发誓要建起一个像样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然而,事情一旦操作起来,才知道多么不易。一位老党员拉着我的手说:“伢子呀,我们不是不相信你的能力,你想到难处没有,建活动中心需要100多万,你到哪里去筹这多钱,千万不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啊!”我当时轻轻回应了一声:“伯爷啊,只要你们党员干部支持我、理解我,建中心的钱我千方百计去想办法,所有的投资风险我独自承担!”为了筹资,我反复做妻子的工作,当她把积攒多年的定期存单交到我手上时,我看到她的眼眶里满是泪水。

  2010年,赤壁市的一位主要领导要到我们村调研村卫生室工作,镇干部通知我把新建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打扫一下,以便迎接市领导。望着服务中心门前4000平方米的村民文体广场因缺资金而无法硬化、绿化、亮化,以及裸露的黄土水凼,我实在不知从哪打扫起。这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也许是一个机会,我就把文体广场的建设图纸握在手里,想把眼前的困境向市领导汇报一下。但又担心镇领导不让我给市领导找麻烦,内心非常忐忑。好在市领导来后,对新建的服务中心赞不绝口,于是我斗胆向市领导汇报了存在的困难。市领导在听后,当即拿起电话沟通市直有关单位在一个星期内帮助我们完成4000平米的文体广场硬化工程。

  通过争取组织部门的项目支持和千方百计的“化缘赞助”,历时半年,一栋投资150万元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中心融党务、村务、事务、服务、商务为一体,收到了增强村支部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显着效果。

  (三)

  村组党员干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就是村民群众眼中的共产党。这就要求我们要为村民办实事。比如为村民群众办理身份证、上户口本、准生证,跑跑腿;在村民群众遭受天灾人祸时,帮其到民政部门说上几句话;在村民群众遇到生产生活困难时,伸手搭上一把;在村民群众穷苦无助时,及时救助一下;在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时,把一碗水端平;在村民发生邻里纠纷时,帮助他们主持一下公道……

  2010年,为了争取农村医务室建设项目,我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几次三番找当时的卫生局长。可卫生局长说今年没项目了,让我们明年再来。在不舍和无奈之中,我发自肺腑地对局长说:“局长啊,项目没有了,但病人有呀,我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不能看到我们村民群众有病不能治、吃药无处买吧。”最终,卫生局长答应让我们先选址开工做,做得好年内先给2万块钱,做不好一分钱也没有。面对领导开出的条件和村民群众的急切需求,我们立即行动,一个月后一个投资达9万元,占地200平方米,配套齐全的农村卫生室开始服务群众。

  自2009年以来,我与村两委班子一班人通过寻求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部门的帮扶和家乡成功人士的赞助,争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村里配套资金8万元,让村民喝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筹资130多万元,重修了3.5公里破败的通村公路,改造低洼荒滩面积400亩,并以“三万” 活动为契机,竭力改善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全村11个村民小组新挖和改造当家塘15口、新修通组公路8公里。这些年来,芙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每一个路过和走近芙蓉村人,都赞叹不已。

2014年3月19日 星期

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