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老人解决“洗不动、晒不了”难题
有邻共享洗衣房,央视都点赞

  6月4日上午,我来到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上羊市街社区“串个门”。

  半个月前,这个社区开了个“有邻共享洗衣房”,专门给70周岁以上的老人以及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洗衣服的服务。这事还上了央视。

  ■每天都有老人家来洗衣服

  ■“这些机器基本就没停过”

  洗衣房坐落在袁井巷小区的康养驿站里,占地约30平方米。房子里,一排洗衣机和烘干机整齐地靠墙排列,旁边挂着“洗衣区”和“烘干区”牌子。

  数了一下,一共10台机器、4台洗衣机、6台烘干机。旁边一张小桌子上,刚刚洗好的衣服和床单叠得整整齐齐。

  社区公共服务站站长吴晨晨告诉我,“因为衣服烘干的时间要比洗衣服长1个小时左右,多两台烘干机可以更快一些。”

  洗衣房启用后,每天都有老人来洗衣服,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10户人家,“这些机器基本就没停过。”

  83岁的俞阿姨上门来取洗好的衣物。在志愿者鲁银花的帮助下,俞阿姨把衣服叠好,放进绿色环保袋里。“洗得挺干净的,服务也很好。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有了洗衣房真的太方便了。”

  俞阿姨说,以后还会来这里洗衣服。

  ■洗衣机和烘干机来自捐赠

  ■服务人员都是志愿者

  上羊市街社区居民中近四成为老年人,其中70岁以上的超过1000人。对于这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洗衣服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尤其是厚重的冬衣、窗帘和被套,洗不动更晒不了,甚至曾有老人清洗羽绒服时闪了腰。

  今年年初,街道、社区在走访中了解到老年居民的困扰,决定推出“有邻共享洗衣房”项目。

  “前期社区牵头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居民需求调研,召开了6场邻里圆桌会,收集意见59条。有社会组织出资捐赠了洗衣机和烘干机。”吴站长说。

  在各界的合力下,共享洗衣房正式启动。

  洗衣房建好了,日常运营怎么办?吴站长告诉我,社区“邻里帮帮团”有40余位成员,在街道和社区的协调下,他们排了班,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两人,在洗衣房里负责洗送衣服、操作机器等工作。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或特殊人群,志愿者会上门收送衣物。

  除了“邻里帮帮团”成员,还有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提供服务。吴站长说,洗衣房推出一种“服务换服务”的创新机制,小哥在送件途中顺路帮老人送衣服一次,可以换取一次免费洗衣福利。

  ■是什么滋养了

  ■“共享洗衣房”这棵爱心树

  洗衣房的墙上画着一棵爱心树,树上有两片叶子,叶片上写着:“绍兴酒厂夏季送清凉,捐赠矿泉水43箱”“马奶奶多彩公益团端午慰问,捐赠了一箱粽子礼盒”。

  吴站长说,“共享洗衣房”的运营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爱,所以每收到一笔捐助,都会在爱心树上贴这样一片树叶。

  早在2009年,上羊市街社区党委成立了第一个“邻里值班室”,将服务居民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小区、庭院和楼道。往后的16年里,服务创新在这个社区一直没有间断过。2023年,上羊市街社区打造“邻里汇”品牌,让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精准,更有温度。

  “共享洗衣房”正是这棵大树上结出的又一颗果实。吴站长告诉我,“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和社会力量能够加入,希望墙上的爱心树更加枝繁叶茂。”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