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一”至简却神奇
■谭永西

  “一”这个东西,大家都熟悉。这么个看似简单的“一”,却包罗万象,神奇无比。真正理解了“一”,它就如一泓清泉,可润人身心,让人收获多多,受益匪浅。

  数学里的“一”,甚是奇妙。正自然数从它开始,它表示自己是明明白白的一个一。古人云,一是一,二是二,说的就是这个理。如果你真的以为一就是一,那你就小瞧了一。看看,一个人是一,一对人也是一,一家人是一,一个国家的人还是一,一个地球上的人类仍是一。你明白了,就知道“一”不简单了。“一”不仅可多可少,而且可大可小,小至一个电子,大至一个宇宙,皆可用“一”称之。会数学的人都知道,在解一些数学题时,如果巧设单位“一”,往往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一问题,因“一”之设不同,解法各异,异彩纷呈,趣味万千。

  看到这数字“一”,有的人不由得想到孙悟空的金箍棒。孙猴子得了金箍棒,喜不自胜。此棒原是东海的定海神针,能大能小,能伸能缩。大时顶天立地,小时可藏耳中。老龙王初见时,不过是根铁柱子,斗来粗,二丈有余长。悟空嫌其粗长,那宝贝便短了几尺、细了一围。再颠一颠,又细了几分。最后竟能变作绣花针模样,塞在耳朵里。这般变化,着实令人称奇。孙悟空凭此而大闹天宫,降妖除魔,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看到这里,你不再认为一很简单吧。它与0联手,还掀起了一场影响人类未来的人工智能风暴。二进制的0与1是计算机技术的“原子”,也是人工智能的底层基石。没有二进制,就无法实现数据的数字化表示、算法的硬件执行,以及复杂系统的工程化落地。可以说,AI的“智能”本质上是建立在二进制的“机械”运算之上的——通过无数0和1的高效组合,最终涌现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智能表现。

  数字“一”不仅在工科里别具一格,在文科中也是独树一帜。在成语里,“一”非常活跃,它一马当先,一如既往,既一心一意,又一五一十;它一字千金,一言九鼎,可以说是一鸣惊人,又安于一隅。你悟好了它,你能对它一目了然,让你一览无遗;你不理它,它就一团漆黑,让你一无所知。在诗词中,“一”一笑百媚,别有韵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以“一”对千,更说明境界提升的不凡。境界“一”提升,你的视野就扩大百倍千倍,再不是一地鸡毛,而是黄河长江,而是山川日月;“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十个“一”字,勾勒出渔翁独钓的闲适恬淡,其仙风道骨跃然纸上。“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以小见大,一花一叶可见宇宙玄机。这般境界,以“一”道来更入人心,更明禅味。

  细想来,人生道理亦复如是。交友重在一个字,诚;婚姻重在一个字,容;做人重在一个字,舍;人生重在一个字,乐;学习重在一个字,悟;修炼重在一个字,空。老子在两千多年前也得出类似的感慨:天得一以宁,地得一以清,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天得一以宁”。

  老子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一”,着实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