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各种美味佳肴齐上桌,然而连续不断的“美味”,却给人们的胃肠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不少人的身体健康也因此亮起了“红灯”。2月2日(大年初五)中午,86岁的张爹爹就因美食而“踩雷”,突发上吐下泻的他被家人紧急送进咸安区中医医院住院治疗。对此,医生提醒,节日欢聚之余要关注身体健康,控制好饮食。
◆突发呕吐,老人被家人送医
家住咸安的张爹爹,既往有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肾功能不全、前列腺炎等基础病史。春节期间,他每天都参加家庭聚会,餐桌上大鱼大肉不断。2月2日,张爹爹在进食后,再发心悸、胸闷、咳嗽喘憋不适,并伴有腹痛及呕吐症状。家人认为张爹爹是冠心病发作所致,连忙将他扶至房中卧床休息。然而,当日下午,张爹爹的心悸、胸闷、咳喘不适症状并未减轻,反而呕吐越发频繁。眼见张爹爹病情得不到有效缓解,当日下午5时许,家人将其送往咸安区中医医院就诊,被该院收入内二科进行住院治疗。
张爹爹入院后,该院内二科副主任胡慧医师立即为他完善了相关检查。在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后,胡慧医师诊断张爹爹的病因为饮食不当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同时伴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慢性胃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以及前列腺炎。根据病情,胡慧医师对张爹爹进行了保护胃黏膜、抗感染、利尿扩管强心、改善循环、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支持治疗。目前,张爹爹病情恢复良好,拟择期出院。
◆饮食紊乱,易诱发“节日病”
“春节期间,食物种类丰富多样,人们的进食时间也往往变得不规律。在这种情况下,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有害菌趁机大量繁殖,肠道黏膜受到刺激,就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胡慧表示,春节期间,人们生活规律、生活节奏被打破,饮食上常常会将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汇聚在一起食用,从而对肠道黏膜产生直接的刺激,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其中,有一些像张爹爹这样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本来心血管和胃肠道不好,突然进食了这些刺激性的食物之后,往往会引起自身疾病的加重,甚至诱发急性肠胃炎的产生。此时患者常常伴随着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头晕、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甚至呕吐胆汁,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还会出现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科学应对,健康饮食是关键
“一旦患上急性肠胃炎,及时、科学的应对至关重要。”胡慧认为,频繁的腹泻会使身体迅速失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这些电解质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一旦失衡,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严重后果。因此,在出现腹泻症状后,患者可以通过饮用适量的淡盐水、口服补液盐等方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此缓解脱水症状。
“有的患者出现上吐下泻后,就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这是不对的。”胡慧指出,急性肠胃炎的病因复杂,常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饮食不当、过敏等原因导致。除因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吐下泻需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外,针对其他原因导致的上吐下泻,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法起到治疗作用,还可能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调,加重病情。
针对春节期间,很多人因暴饮暴食发生肠胃消化不良的情况,胡慧表示,针对短期内出现的腹胀、早饱、嗳气甚至恶心想吐等症状,可以先吃些消化酶类药物。除此之外,有人会出现呕吐、腹泻、大便潜血阳性等症状,同时感觉到近期体重下降,这时候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饮食不当,不仅仅只是会引发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胰腺炎的发生。其中,胆囊炎和胰腺炎比急性胃肠炎更为严重,它们发作起来,疼痛剧烈,甚至会危及生命。”胡慧建议,在春节期间,饮食尽量保持健康、规律,饮食结构尽量合理,饮食也不要过量、过快。另外饮酒要适量,吃完饭到户外活动一下,可以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