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
咸宁“司法+行政”协同发力

  本报讯(记者葛利利)昨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以来知识产权司法及行政保护工作和咸宁市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工作站运行情况,并发布十起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2022年,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强化诉调对接工作,加强与仲裁机构的衔接,构建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机制,深度融合知识产权多元纠纷,全年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93件,其中旧存35件,新收158件,审结190件,结案率98.45%,调撤89件,调撤率46.84%。

  市市场监管局与市中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与市仲裁委建立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仲调对接机制;与市司法局开展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同时,签订“1+8”武汉城市圈跨区域保护合作协议,组织岳阳、九江、咸宁三地知识产权局和法院共建跨区域行政司法保护协作机制。

  市公安局与检察院、法院、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密切协作,以“雷火”“昆仑”专项行动为牵引,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犯罪行为,着力增强企业自身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和防护能力。2022年,全市共侦破15起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捣毁生产、储存、销售窝点12个,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700余万元。

  市检察院构建一体化保护工作机制,积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深化与各级“双打办”“扫黄打非办”、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行刑双向衔接机制。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犯罪1件2人;督促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线索2件。

  目前,咸宁6县市区经济开发区知识产权行政司法联合保护工作站已全部挂牌成立,将进一步加强我市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设,构建“严”“大”“快”“同”知识产权保护架构,强化司法行政协同保护增添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