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 星期
平凡之中见伟大
——记咸宁市2021年度岗位学雷锋标兵许建军
●记者叶和平 通讯员赵海波 刘学辉

  他,是勇于担当的潜水员;他,是信念坚定的观察员;他,是乐于奉献的志愿者。20年来,他的心里永远只恪守着一个名字:雷锋。他就是此次入选全市岗位学雷锋标兵许建军,咸宁市森林防火中心的一名科员。

  荣誉的获得不是偶然。在此之前,许建军先后荣获部队三等功、海军优秀人才奖,还荣获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20年4月荣获咸宁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底被评为优秀个人、2020—2021年度林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现年40岁的许建军,2002年12月入伍,200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12月,从部队转业安置到咸宁市森林防火中心(咸宁市航空护林站),从事飞行观察员岗位工作。面对新环境、新岗位、新挑战,毫无畏惧,敢于担当,他以军人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次任务,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 他,是勇于担当的潜水员

  怀着绿色的梦想走进军营,作为一名海军潜水员,每一次下水都是生与死的考验,尤其是大深度氦氧潜水作业,60米水深是空气潜水的极限,2011年,他参加80米大深度氦氧潜水打捞某型飞机失事残骸重大任务,为国家和军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曾先后参加过“神州”系列飞船返回舱的海上搜救保障、黄海大搜救、演习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水下安保等重大急难险任务。在参加地方救援、抢险救灾险情中,他敢于当先锋、打头阵,承担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由此,他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多次获海军优秀人才嘉奖。

  ■ 他,是信念坚定的观察员

  许建军从部队转业安置到地方。为快速适应工作,他在工作中虚心学习,不懂就问,三个月时间胜任航空护林飞行观察员工作岗位。他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从事飞行观察员岗位工作,面对新技术、新职责,他积极参加各项专业技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培训,先后取得了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及各类森林消防员资格证等。两年多来,在全省开展森林防火巡护与宣传、松材线虫病普查、矿山复绿等业务工作,累计飞行118个架次,安全飞行时间59小时6分钟。

  ■ 他,是乐于奉献的志愿者

  疫情发生以来,市森林防火中心多名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参加抗疫一线志愿服务。许建军说:“我是一名转业士官,更是一名党员,脱下的是军装,脱不掉的是军魂,疫情面前,理应冲锋在前。”在寒风中、在冷雨里、在冻雪下,他不怕风险,冲往一线,克难攻坚,不畏疲劳,连续作战一个多月,入户排查、劝返人员及开展物资配送。他和战友们配合社区网格员一起完成3013户计7076人的登记排查,重点摸排从武汉返咸与之密切接触36户计117人和返乡(流入)人员情况,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奉献着。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咸宁血库频频告急,他第一时间积极主动联系血站工作人员,要求再次无偿献血,工作人员告诉他:“你今年已经捐献过一次血小板,这段时间每天又在防控值守工作,还是多考虑下自身抵抗能力,先静养下吧。”他淡定的回答:“相比那些在抗击疫情的医务工作者,我献点血算什么呢!”时间就是生命,救死扶伤,刻不容缓,在社区忙碌了半天,来不及回家而直接去了血站,对他进行体检复查血液采样近2个小时。他爱人着急又抱怨:“你怎么还没有回来?”他满脸愧疚并安慰妻子说:“对不起!时间紧迫,还没有来得及说呢。”

  在单位,他还自愿加入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唐光友林业志愿服务队等各种志愿服务,如万人洁城、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文明交通劝导员、下沉社区为民办实事、民兵保护母亲河行动、无偿献血等,累计志愿服务128小时。持续献血21年里,累计捐献血57次,血小板91.5个治疗量,捐献血液21200毫升。

  践行雷锋精神从“心”出发。“我将努力践行‘雷锋精神’,以小我之劳,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许建军说。

2022年3月2日 星期

第05版:城事汇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