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熊大平) 为真正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的应急避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伤害。5月11日,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玉泉校区举行了防震逃生演练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上午8点30分,根据预设,在听到报警后,学校马上启动疏散预案,广播中发出通知,学校警报拉响。警报响起,全体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以最快的速度有条不紊地撤离教室,在操场上指定位置抱头下蹲。整个演练不到4分钟,过程既紧张,又有条不紊。
最让同学们感兴趣的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这是避火服,消防员短时间穿越火场时穿着起防护作用。能够有效防辐射热1000℃,可瞬间接近800—1000℃的火场。”消防叔叔介绍消防服装装备时,一套白色重达10公斤的避火服,让大家大开眼界。“我穿这套轻便的服装都觉得很不透气,消防叔叔穿避火服,还要承担很重要的救火任务,实在太不容易了。”六年级学生李惠颖费时最长才穿好轻型防化服。很多学生表示要学会灾害的自救知识和技能,减轻消防员的压力。
这次演练活动是对该校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情况的一次检验,更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师生自护自救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