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 星期
轻信“朋友”办理网络贷款业务,结果被其偷偷转走1万余元
离职员工打着网贷公司旗号诈骗

  本报讯(记者 葛利利 通讯员 徐程程)离职员工打着网贷公司旗号,借口帮人借贷套取客户资料后,利用网络后台操作技术,操控受害人网络金融账户实施诈骗。近日,咸安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将实施诈骗的男子曾某抓获归案。

  “您的贷款将于今日自动还款****,由于您账户余额不足,建议您及时还款……”近日,在家休息的程先生手机上突然收到了某网贷公司发来的一条信息。程先生纳闷了,自己在网贷公司里开过户,但从未使用过贷款,为何会欠款呢?

  程某立即上网登录网贷公司平台查询,发现自己的网络贷款账户曾向另一个网络账户转账3次共计1万余元。账户密码只有自己知道,谁能动这个账户呢?程某意识到自己遭遇诈骗了,便到咸安公安分局永安派出所报警。

  民警调查了程先生所述的网贷平台,发现程先生的贷款只是网络信贷中的虚拟货币,并不能转到个人银行账户,而且这个账户只能进行网络转账到其他贷款账户或者网络消费,而程先生欠下的贷款就是被人用网络贷款转账方式转走了。

  在进一步调查中,民警发现帮助程先生在该网络公司申请网络贷款的员工曾某早已离职。民警对曾某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发现,程先生网络上的转账消费均由曾某操作。

  民警随即对曾某实施了抓捕。据曾某交代,他在某网贷公司就职时,认识了前来办理贷款业务的程先生。双方在那次合作中,关系十分融洽,程先生也对他十分信任。今年6月,曾某离职后生活窘迫,便以网贷公司业务员的“身份”,主动找到了程先生询问是否需要办理网络贷款业务。没想到程先生当即同意,还全权委托他进行办理。

  得到了程先生的身份信息后,曾某帮助程某注册了网贷业务,同时自己也申请了同公司的网贷账户。之后,曾某利用后台操控技术,截取程先生的手机验证码,在程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多次转走账户内1万余元金额到自己的网络账户上用于网络上消费。

  目前,曾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继续侦查中。

  民警提醒市民,由于群众对网络贷款查疑辨别能力不足,很容易让不法分子钻空子并屡屡得手,这类“不接触”的新型犯罪对警方的侦查也有一定难度。市民切忌因贪小利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及亲朋的个人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注意个人信息隐私;更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证、手机号码;不向任何不熟或者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汇款。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

第06版:社会·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