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9日 星期
成语,我们约会吧
崇阳县沙坪小学 聂杏荣

  慵懒的午后,泡上一壶清香浓郁的茶,品一口,齿颊留香,捧着一本《新华成语大词典》,摩挲着纸张的温度,咀嚼着书中的深意,任人明觉岁月静好。这是看完《中国成语大会》留下的“后遗症”。偶然一次打开电视,无意间看到这档节目,选手的机智应答,嘉宾的博闻强记,主持人的幽默风趣,都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档堪称中国最烧脑的文化娱乐节目让我欲罢不能,看完了电视又上网找视频,一口气看完了两季。

  这档节目娱乐大众的同时,也给大众上了一堂文化课,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熏陶,学到了新的成语知识,还普及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直以来,我对成语的理解都只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面上。究其原因,是因为不曾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其实,不管是寓言、神话还是典故、作品,成语的来源大抵是故事,这些故事表面或讽刺、或批判、或赞扬,其背后的意义却是令人深省的,而成语往往引申这背后的意义。

  现在,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带动了一大片的国家学习汉语的热潮,要想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成语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也许是因为缺少文化底蕴,不少外国友人大呼成语太晦涩难懂,容易让人望文生义。私以为,成语的确复杂,相同的字和词,有时只要稍稍调换位置,意思就会大相径庭。但成语也很美妙,为数不多的字和词,却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它所体现的中心思想,形象生动,这是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无法与之媲美的。

  大概是因为古人的智慧太过强大,让现代人望尘莫及,再加上网络语言的普及,传统的文化在我们身上流失的很厉害。自身能够掌控的词汇量越来越少,甚至用一句话来表达多种意思,可是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要表达哪种意思,于是都变成了“你懂的”,可事实上说话的和听话的都不懂,我们变得越来越不会说话。比如:当古人夸奖别人文采出众时往往用才华横溢、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十多个不重样的成语来描述,而我们大多时候只会用一句“你真是太有才了”来概括,两方相比,立见高下。

  回想起暑期看电视剧《还珠格格》时,被小燕子学成语一知半解的懵懂逗得哈哈大笑,如今看了成语典籍后,发现自己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成语,这汉语中璀璨的明珠,融合了无数古人智慧的结晶,正号召我们一代代地将它传承下去。成语,我们约会吧!也许就在某一天,当我们掌握足够多的成语时,能够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成语”。

2016年4月19日 星期

第11版:民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