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9日 星期
“组装高手”张明获评全国最美中职生
记者 熊大平

  中考结束后,张明进入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学习,在入学后的一年多时间,他先后在市级、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在2015年全国“最美中职生”评选中,他光荣上榜。张明收获了学习带来的乐趣,也收获了用人单位的橄榄枝。

  “组装”带来了自信

  “逆袭”不是一步完成。回忆起自己的中职生之路,18岁的张明也有一番感慨。

  仅凭自己初中酷爱上网的经历,张明选择了电子信息专业。进入专业学习,他才发现这些内容与电脑关系不大,但是他被那些电路信息深深的吸引。进入中职不到两个月,他就被选入集中培训班。全班仅5个人入选,每天上课重复相同的内容,在操作室一呆就是一天。“每天重复一样的工作,焊接、装配。”张明回忆起那段时光,感慨那是他印象中,自己学习最认真的阶段。开始几天还很兴奋,之后热情渐渐消退。但一想到自己是班上重点培养的对象,张明不由得鼓劲继续坚持。一个月的主课培训,张明的理论和操作能力显着提高。

  课余时间,他也会结合书本知识进行电子产品小组装,如寝室的门铃、小电视机等,这些创意“小家电”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

  2015年4月,张明又被作为参加省级比赛的选手进行重点培训。这一次培训持续半年多时间,班上选出10名选手集中培训,每月测试一次,末位淘汰。经过7个月的培训和层层淘汰,张明是最后仅剩的两名选手之一。他们与高一级的学长参加省级电子技能大赛,张明总分排名第七,荣获全省二等奖。

  “从中考的结果来看,我不算成功。但是电子技能训练,重新给了我自信。”张明说,无论是技能比赛获奖或是“2015年度最美中职生”,这一切都是他走上电子操作之后获得的。

  在生活中磨练意志

  上中职以前的张明过了近两年的留守生活,那时父母远在天津打工,他独自一人在家。缺少家人的陪伴,个人习惯也比较懒散。

  上中职以后,班主任袁老师对他们严格要求,每天早上6点半晨跑。每天早上6点半,袁老师会准时出现在操场,张明没有迟到过一次。

  “老师都能做到,我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张明被袁老师的举动感染,天天早起,如今不需要闹钟,他都能准时起床晨跑。

  “军训期间,有很多学生找各种理由逃避训练,他尽管大汗淋漓,但从没请假休息。”袁老师发现生活中的张明能吃苦,在班上经常向学生们分享往届生中吃苦闯出一番成就的例子。

  其中一名费姓学姐,用两年时间从普工做到区域负责人,然后独自成功创业的例子,给了张明很深的启发。“虽然我们不能做出轰动的大事业,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只要努力就没有失败的人生。”张明努力钻研,练就精湛的焊接技术。

  除了专业成绩好,张明还是学生会干部,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寒暑假期间,他积极参与电子厂顶岗实习,帮父母分担家庭经济压力,也为自己积攒了实践经验。

  兴趣广泛着眼未来

  进入中职一年多,张明已经是校园的一大名人。他不仅专业成绩突出,而且业余爱好广泛。在系部老师眼中他属于全面发展的学生之一。

  “我们每学期都会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张明会唱歌,这是他的拿手节目。”袁老师介绍,班级活动基本由班级“活跃分子”组织,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组织节目,深受学生喜爱。

  在去年底评选全省最美中职生阶段,老师们选出系部候选学生,在校内评选。各选手进教室发表演讲,进行全校投票,全校5000余人,张明的选票过半,遥遥领先。

  除了人缘好,张明篮球技术不错。上中职才开始学习篮球的张明,经过一年的训练,已经是班队的主力。随着实习日期的临近,学习任务渐少,张明又开始学习吉他。

  如今,张明即将进企业实习。就在记者采访当日,中兴通讯来校招聘,张明是系部的首推人选。

  “不论过去的成绩如何,未来的路还很长,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张明说,成绩属于过去,只要不断的努力就没有失败的人生。

2016年4月19日 星期

第11版:民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