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3月,正是南方春暖花开的日子,北方还难觅春天的脚迹,江河仍未解冻。三弟赵天补领着一个陌生人进了大连赵国泰的家门。三弟是解放初由赵国泰带到辽宁的。赵国泰开始将他送入初中读书,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从未进过学校门就进了中学,对数理化公式一概不知为何物,就是斗大的字也认不了几个,在中学呆了半个月,三弟死活不肯去学校了。赵国泰又将他送到培养地方干部的工农速成中学学习,也学不了几天,因他无半点文化基础,坐在教室里如坐针毡,说用绳子绑也不去了。赵国泰对弟弟无何奈何,在辽宁丹东呆了年余,三弟“开小差”回家了。后来,他被县政府安排到县商业局工作,并任采购员。
三弟带来的是崇阳县工业办公室主任王振汉。王振汉是咸宁马桥区张铺村人,解放初毕业于湖北革大,这是个浑身充满实干精神的中年人。他见赵国泰不在家,坐着觉得无聊,就操起锄头在院子里挖菜地。三弟见老王是个种园子的内行,整的地厢平沟直,也拿锄头帮着整地。两人只一阵功夫,就把一小块菜地收拾得厢平沟齐,有一厢还种上了蔬菜种子。赵国泰回来,见院子忽然变了样,很是高兴,听三弟介绍王振汉是县工办主任,到东北来是想为县里采购一部汽车和一些钢筋。因当时这都是极紧俏的物资,没有门路是不行的。听了王振汉介绍县里的情况,赵国泰激动不已。他深知崇阳县工业尚是空白,交通更是落后,一个30万人的县,仅有二三辆破汽车能运什么?他拔通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一位战友的电话,求助解决一台解放牌汽车。接着又找鞍山钢铁厂朋友的关系,为王振汉解决了100吨钢筋的指标。赵国泰利用自己的关系,尽量不花钱或少花钱,满足了王振汉的求助。
1972年冬,历时五年兴建的崇阳青山水库蓄水发电,县造纸厂也建成了。县委县政府召开会议,决定派出两拨采购人马,解决青山水库发电厂和县纸厂生产急需设备。
一拨人马由县纸厂厂长程炳南和赵国泰弟弟赵天补组成。去东北采购锅炉、发电机、车床等造纸厂设备。另一拨人马由县物资局副局长王俊和县纸厂业务员金大楚组成去北京找崇阳籍在某部军管组的负责人,解决青山发电厂急需行车。采购人员出发时正值1973年新春之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