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今日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G20峰会
习近平主席已经向世界清楚阐明了中方办会的宏观思路,我们将在全面推进各项议题的同时,着力从三个新的角度来寻求峰会的突破。一是以创新发掘新动力。二是以改革注入新活力。三是以发展开辟新前景。
让G20从杭州再出发,让世界经济从中国再出发。
●半岛核问题
只要有利于把半岛核问题拉回谈判桌,我们都持开放态度。
中国既讲情谊也重原则。我们坚持半岛无核化的立场毫不含糊,对朝方推进核、导计划的做法不会迁就。
制裁是必要手段,维稳是当务之急,谈判是根本之道。
●中国外交
中国有信心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不同在什么地方?集中体现在中国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搞恃强凌弱;中国追求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不搞零和博弈。
中国外交这几年确实非常忙,但是忙得很有必要、很有收获。必要,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三年来,习近平主席20次出访,相当于环绕地球飞行10圈。所到之处都刮起强劲“中国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人的腰板越来越硬。收获,是因为中国的外交不仅“高大上”,而且“接地气”。大家看到,中国的领导人甚至我们的主席、总理,都在出访期间亲自做“讲解员”和“推销员”。他们心中想的是国内的发展建设,装的是人民的利益福祉。
中国外交今后还会越来越忙,服务和支持国内发展的力度也会越来越大,我们老百姓从中分享的“红包”也会越来越多。
●南海问题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军事化,但是我想军事化这顶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有更合适的国家可以戴。
航行自由并不等于横行自由,如果有人想把南海搅浑,把亚洲搞乱,中国不会答应,本地区绝大多数国家也不会允许。
菲律宾的一意孤行,显然有幕后指使和政治操作。对于这样一场走了调、变了味的所谓仲裁,中国恕不奉陪。
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中美关系
中美作为两个大国,既有合作,也有摩擦,这可能是一个常态。面对这个常态,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直面和解决问题,扩大和深化合作,同时努力把摩擦、分歧变成合作。
中国不是美国,中国绝不会也不可能变成另一个美国。我们无意取代或者领导谁,建议美国朋友更多地学习体会一下中国五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不要动辄套用美式思维来判断中国。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是成熟、稳定的。我们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在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牢固基础上,也有着加强合作、互利双赢的巨大需求,完全经得起任何国际风云的检验,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
●领事保护
不管面对多大困难,本着外交为民的宗旨,我们都会尽心竭力,做好领事保护工作。
人民的利益大于天。同胞走到哪里,我们的领事保护就应该跟随到哪里。我们将全力为大家撑起一把越来越牢固的保护伞、安全伞。
●中日关系
日本政府和领导人,一方面不断地声称要改善日中关系,一方面又不断到处给中国找麻烦。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双面人”的做法。
面对中国的发展,究竟是把中国当作朋友还是敌人?当做伙伴还是对手?日方应该认真想好这个问题,想透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