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4日 星期
六一的舞台
□张涵

我的印象中,我的“六一”儿童节没有游乐园的嬉戏、美味的大餐、期盼的礼物,几乎没有太多属于我的快乐。

我还在读幼儿园时,老师便发现了我的舞蹈天分,于是在每年“六一”节日文艺演出汇演中,舞蹈节目中我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甚至是扮演领舞的角色。

“六一”当天,所有的参加演出的孩子就被老师画上夸张的舞台妆,白得如墙面的粉底、又黑又粗的眉毛、两块规整的圆形腮红、鲜红的嘴唇,统一的妆容让观看演出的妈妈总是艰难地在孩子中寻找我的身影。尤其是幼儿园毕业那年恰逢“六一”节日汇演,经过了几年舞蹈历练,老师特意为我编排了一支印度独舞。当时舞蹈服装租赁市场没有现在繁盛,表演时穿的服装让妈妈很是头疼。在寻觅了许久后,妈妈终于从一个同事那里借来一条孩子的长裙,才让我顺利拥有了演出服。

上了小学后,这种过节方式依旧延续下来。伴随着舞蹈难度的加大,对演出道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自己要参与,连全家也要齐上阵。记得有一次的舞蹈名字叫花仙子,每个人手上都要拿着一条扎满花朵的花棒,于是,从学校拿回彩纸后,全家就一起折花朵,然后用绳子将花朵密密地系在一根竹棍上,这个工作持续了三天才圆满完成。还有一次在一个舞蹈中,我扮演一只偷油的老鼠,为了做出一根老鼠尾巴,在听取了老师的技术指导后,妈妈用布缝了一条细窄的长袋子,然后穿进一根铁丝,接着不断塞入棉花,当布袋子被塞满棉花时,一条活灵活现的老鼠尾巴就大功告成了。如今妈妈做手工活十分细致,也许就是在为我制作舞蹈道具中磨练出来的。

“六一”的舞台,给我搭建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其中饱含着父母、老师对我的爱,是我纯真童年里最珍贵的回忆。

2014年6月4日 星期

第11版:我爱我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