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 星期
一宿舍三“学霸”同时考上研究生
记者 熊大平

  2010年9月,郑君萧、周小棠、王晚霞和另一名女生齐聚湖北科技学院核化生院,怀揣着各自的梦想走进女生宿舍8栋520室。有爱的宿舍,大家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其中一女生笔试高分过线,复试期间找到合适的工作,放弃了考研。郑君萧、周小棠、王晚霞三个女生经过努力,分别考取华北电力大学、南华大学、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20日下午,这三名女生向记者讲述了她们的考研故事。

  郑君萧:为考研半年未休息

  郑君萧,今年22岁,简单的马尾,说话眉宇间总是透出一丝笑意。她是独生女,从小听从父母的安排,是众人眼中的乖乖女。高考结束,父母认为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很有前景,于是郑君萧在一片迷茫中,稀里糊涂的上了这个陌生的专业。

  经过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她对就业前景很迷茫。“我们这个专业本科毕业后,真的没什么优势。考研或者是很好的缓冲吧!”郑君萧从大三下学期开始专心准备搜集各种考研的资料。

  找校友了解了近些年录取比较好的学校,再删选一些适合女生发展的专业,就报考研补习班。回忆起选择北京的学校,这还与童年的一段经历有关。10岁去北京旅游,姑姑特意没带她爬长城,“你以后考到北京上学,自己去爬吧!”就是姑姑这句话,也坚定了她朝北京出发的决心。

  去年暑假,家住咸安的她,本可以回家吹着空调复习,为了潜心复习,她选择在学校周边租房子。每天早上6点出门,中途午休半小时,一直在自习室呆到晚上10点半。这种生活一直持续了半年之久,平时爱逛街的她,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

  “我这人自我约束能力差,在大教室复习,能督促自己好好复习。”郑君萧回忆起那段生活确实很单调,但是想想自己的目标,再苦也要坚持。

  最终郑君萧以初试第六名、面试第一名、综合成绩第三的成绩,被华北电力大学的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未来她希望能继续读博,学好自己的专业。

  周小棠:复试前下载电视剧

  周小棠,名如其人,长发披肩,说话婉婉道来,是典型的淑女。但她骨子里却是典型的女汉子,如同室友对她的评价,心态好得过了头,很懂事又很倔强的女孩。

  周小棠却认为自己是典型的外柔内刚型,“上高中时,物理学得最差,高中老师也说了大学物理比较难。”可周小棠却认为,越是难就越想尝试一下。大学之后选择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她发现学习过程中很有趣,而且越来越喜欢这个专业。

  经过一番比较她决定报考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专业。可去年暑假因外婆生病,她中止考研复习,在医院照顾外婆一个多月,等外婆痊愈自己却病倒了。返回学校已经是9月5日,距离考研预报名只有十来天时间。同学们都为她着急,可她依然不紧不慢地查资料,在预报名前一天才确定报考的学校。

  落下两个月的时间,错过辅导班教授面授上课的机会,她都没十分在意。在大家紧张的复习时,她还是会忙里偷闲的看会电视剧。这种追剧的热衷“恶习”一直延续到复试。

  复试时,候考区陪同的学长随口说了一声“这里的WIFI信号特别强”,并说出了WIFI密码。其它同学都在紧张的望着面试区,而她却兴致勃勃的抓紧时间下载电视剧。“宾馆里没有无线网络,感觉自己与世隔绝了一样。”周小棠说,当时想着下载电视剧,完全没有面试的紧张感。

  虽然一路嘻嘻哈哈,但是周小棠凭借着扎实过硬的功底,以优秀的成绩被南华大学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专业录取。

  王晚霞:迎难而上顽战考研

  王晚霞,在室友眼中就是其他三个室友的综合。“有两个心态很差,一个心态过于平缓,她就是中间地带。”室友郑君萧表示,作为年龄排行老二的王晚霞,就像夹缝中的小草,很坚强。

  去年暑假,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招募一百名大学生夏令营。通过递交各种成绩表、评优证明,她最终通过审查,获得夏令营的资格。

  上海七天行,当时同学中报考这个专业的很少,加上家人的意见。她最终报考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

  该专业必须考《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可这两门专业课在大二就已经学过,每周就两次课,并不是王晚霞的强项。可是9月份预报名确定了报考学校之后,她知道自己没有任何退路,只好埋头复习。

  可上海之行,让她兴奋又让她害怕。前后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她都没心思看书。爱好打乒乓球的王晚霞,约了个同学痛痛快快的打了一场球,酣畅淋漓之后,她如释重负。

  回首考研的最后4个月,王晚霞表示很受煎熬。越到后面越怀疑自己的能力,经过一番调整后又投入复习。

  最终她如愿以偿,考取了上海心仪的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4年4月24日 星期

第08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