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 星期
茶人程繁杨
■ 记者 周萱

  温泉淦河旁的玉泉街上,一家茶庄闹中取静,“大隐于市”。茶庄面积不大,但陈设精致典雅,几幅字画点缀其中。一位身形瘦削、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士坐在古朴的茶桌旁,熟练而优雅地冲泡红茶。随着他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色泽嫣红的茶水注入白色瓷杯中,室内顿时弥漫出一阵淡淡的幽香。

  这里是“逸思园”茶业新开的分店,泡茶的男子,便是这里的主人——程繁杨。研究茶叶二十余年,经营茶企也近十年,程繁杨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一个合格的茶人,而不只是一个茶商!”

  不解之缘 茶叶古镇满载童年记忆

  在程繁杨的儿时记忆里,满是茶的影子。

  “我的故乡通山杨芳林是咸宁五大古茶镇之一,也是中国起源最早的红茶——瑶山红茶的原产地。”说起家乡,程繁杨非常自豪。他告诉记者,儿时,他特别喜欢采茶,勤工俭学时,他采茶的速度总是全班第一,并因此常常为家里补贴一些家用。“晚上,母亲在家升起小火,把采来的茶叶轻轻翻炒,细细揉捻,满屋都是茶叶的清香。这香味伴随我度过了童年。”

  正是因为生长在茶乡,程繁杨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1992年,他考上大学,而且学习的就是茶叶专业。毕业后又去了咸宁农科所做茶叶研究。从此命运更加与茶紧紧联系在一起。

  不惑之选 白手起家走上创业之路

  虽从小在杨芳林成长,但直到从事茶叶研究后,程繁杨才知道,家乡就是瑶山红茶的产地。

  “瑶山红茶诞生于1821年,比祁门红茶还早了50多年,产品一度畅销欧美,吸引八个国家在这个偏僻的山区小镇开设茶庄。甚至于1915年与国酒茅台同时获得巴拿马金奖。可惜家乡的茶园后来渐渐荒废,这些辉煌也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中。”了解到这段历史后,程繁杨就暗下决心,要让瑶红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6年,程繁杨凭着自己对茶叶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白手起家,开始创业。他承包下咸安官埠桥原向阳林场,创立了“逸思园”茶业公司,开始种植、生产、销售茶叶。

  由于“科班出身”,扎实的专业知识使他的茶叶品质非常优异。2010年,他自己研制的“泉谷毫峰”一举获得国际名茶评比金奖。

  2012年,在瑶山红茶匿迹80余年后,他又找到了瑶红唯一的传人郑清娴阿婆,阿婆将自己掌握的传统制茶技艺悉心传授给程繁杨,经过数十次试验后,他终于研制出“花香浓郁、滋味醇厚、汤色红亮”的茶品。程繁杨为其取了一个大气而又有纪念意义的名字“瑶红1915”。自此,百年瑶红,重出江湖!

  不变之念 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

  和茶打交道几十年,程繁杨有着自己的坚持,那就是“专业做好茶,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

  在他看来,迎合市场不如引导市场。“茶叶市场跟风消费和虚荣消费的风气很重。”程繁杨说,一些茶商不懂茶叶,盲目追求外形的美观,忽略茶叶内在的品质,在实际加工和制作过程中处理不正确,造成了茶叶价格高而品质低的情况。其实,贵并不等于好,跟风和虚荣消费,让众多老百姓误解了茶,以至于错失了真正的好茶。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让老百姓们都能喝上好茶,所以我的茶叶一贯售价不高,低的99元一斤,最贵的茶叶,也不超过千元。但茶叶品质却是非常优异的。”程繁杨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让茶成为普通大众的健康饮品,可以给更多的人送去清新、健康、快乐!

2014年4月16日 星期

第06版:茶香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