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8日 星期
上门为客户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
咸宁农商行让老百姓用上“整洁钱”、“放心钱”

  本报讯(通讯员 吴东林 聂宏武) 为进一步优化和改善人民币流通环境,加大残损人民币回收力度,给广大市民提供更为便利的残损人民币兑换方式,营造人人爱护人民币的社会氛围,咸宁农村商业银行组织员工利用休息日,携带小面额人民币新券,前往临近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住宅小区等,与业主、收银员、居民持有的不宜流通的小面额钞券进行兑换,开创了残损人民币兑换服务“走出去、融进去”的新模式。

  在以往的人民币残损券兑换工作中,商业银行大多采用在营业网点设立兑换专柜的方式,被动接受客户提出的残损币兑换申请,在提高流通人民币整洁度方面收效甚微。咸宁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对市场环境的深入分析,针对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药店等小面额钞券收付较为频繁的区域,开展残损人民币上门兑换工作,主动改变服务模式,化被动为主动。借上门兑换之际,该行员工与商户间开展了良好的交流互动,积极宣传保持流通中钞券整洁度的重要性,讲解不宜流通人民币的兑换标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人民币的整洁度,并鼓励业主、收银员在收到残损券后及时前往银行进行残损币兑换。

  该行还结合春耕备备耕农户现金使用量大、周转快的特点,为农户提供电话预约兑换服务,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好评。

  截至4月3日,咸宁农村商业银行已累计回收残缺、污损人民币120多万元。该行将继续贯彻走出银行、走近市场、融入大众的新型服务形式,努力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让老百姓用上“整洁钱”、“放心钱”。

2014年4月8日 星期

第11版:财经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