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是充满个性的一代,同时也是消费超前的一代。消费需求过多、过度依赖信用卡、热爱时尚导致不必要支出太多,对他们来说,强制储蓄、减少不必要消费、摆脱信用卡是理财必须要走出的一步。
案例一:工资只够日常开销
“每月收入2600元,房租一月300元,电话费差不多100元,吃饭和零散日用品每月约1000元,平时朋友一起聚会娱乐每月300元,每月约结余900元,每隔2、3个月回一次黄石老家差不多结余的钱就归零了。”2012年参加工作的陈巧巧常常感叹工资不经花,除了日常消费也不敢买大件消费品。
“在咸宁上完大学,毕业后留在咸宁了,喜欢这里也很想在咸宁有个自己的房子,哪怕很小。”工作一年多仅有2000元存款的陈巧巧无奈的说,攒钱在咸宁买房是自己的长远目标,在为房子目标努力的同时,近期还想买个笔记本电脑,买个电动车,要是有结余,还想进行一次长途旅游。
对策:开源节流
农行理财师分析,从陈巧巧的消费情况来看,她在日常消费中的计划性不强。按照陈巧巧的近期愿望,假设购买笔记本需要5000元,电动车3000元,现在存款2000元,她资金缺口有6000元,需从消费上节流,最好强制储蓄。
陈巧巧在吃用、日用品和朋友聚会上每月花费1300元,占月工资50%还多,需要从这里节流。每月至少省出300元,月度结余由900元变成1200元,这样年度结余为14400元。
假设每次回家花费800元,一年回家5次,这一部分的支出每年固定为4000元,再扣除旅游金每年2500元,这样年度结余为7900元。按照咸宁现在的房价,一套小房子首付约为8万元左右。陈巧巧减少消费后,还需要合理打理自己的结余资金,比如购买基金,持之以恒加合理计划,可以实现自己资金的增值,早日实现买房的目标。
案例二:依赖信用卡消费
方先生是某公司业务员,由于工资跟业绩挂钩,所以方先生的收入不太固定。“工资有时候多有时候少,但不管多还是少,每月末基本没什么结余,很多时候还需要信用卡透支。”方先生认为,什么样的年龄就该做什么样的事,对于20岁出头的自己来说,没结婚前没必要储蓄,生活过得去就行。
“每个月吃饭、买日用品以及约会就会花不少钱,而且我是个极喜欢电子产品的人,时下受欢迎的产品通常都会买。”方先生说,自己的信用卡每月只还最低还款额,既不影响个人信用,也可以超前享受消费快感。
对策:摆脱“卡奴”
理财师称,方先生是典型的超前消费类人群,其月收入并不高没有储蓄意识,且十分依赖信用卡,恶性循环会导致每月都捉襟见肘。方先生的情况在现实中也很普遍。
方先生认为每月只需还掉最低还款额就可以继续保证信用卡畅快消费是一个误区。最低还款额确实不影响信用记录,保证信用卡的正常使用,可是除去最低还款额以外的逾期欠款仍然以复利的方式计息,而且是从消费的当天开始计算,每家银行都一样。也就是说如果这笔消费的免息期是50天,逾期欠款从50天前开始计算利息,后期需要更大的成本来还款,财务负担更重。所以一定要合理使用信用卡,理性消费,切勿成为卡奴。
案例三:不必要消费过多
小黄在私企做设计,每月2000元的工资几乎月光:美甲200元,网购350元,朋友聚会500元,打的费100元,外加小玩意零食300元左右。
“每个月都过得紧巴巴的,有时候自己也会列消费清单,但每次都觉得这些都是必须要花的,省不了。”眼看着妈妈的生日要到了,小黄想让为妈妈准备一份像样的礼物却囊中羞涩。
对策:减少不必要消费
从小黄的花销来看,有些消费并非是必须花的。这类人群最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养成记账的习惯,定期分析,在哪方面可以减少消费比重,哪些钱可以省掉,然后树立较大的目标,有计划消费。同时,减少网购、朋友聚会的支出,最好自己做饭。据调查,一半以上的单身青年在吃饭上面的花费超过一对情侣的消费,如果自己做饭,每月结余400元并不困难。
理财建议:按照规划消费理财
量力消费
理财师称,现在房奴、车奴、卡奴十分常见。与其让自己背负债务压力,不如想好自己是否具备财务能力再买房、买车、超前消费。在使用信用卡方面,掌握信用卡的免息期和分期功能,可以利用财务杠杆实现短期的消费目标。
树立理财目标
“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三年后、十年后是什么规划,目标越具体,在实际操作中就会更具引导力。”理财师说,比如,80后为筹资结婚,可以设立先存10万元的目标。虽有一定难度但并非遥不可及。
养成良好消费习惯
年轻人消费难免冲动,若要摆脱月光和负债,首先就必须改变消费观念。少打一次车,少做一次美容,吃饭少点一个菜,省下来的钱积攒起来去投资。所有的消费商品分“必要消费”和“不必要消费”,养成记账的习惯。
强制储蓄
一个月强制拿出10%的钱存在银行里。定期储蓄和购买国债是最基本的方式。目前,银行进入减息通道初期,锁定相对较高的利率,不失为一种稳健的理财方式。基金定投是大众比较认同的方式,在股市相对低位时投资,只要有耐心,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还是相当大的,在收入不高时,可以考虑每月做几百元的基金定投,强制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