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2日 星期
魅力舒婷
谢望梅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舒婷是在7月4日晚咸宁温泉碧桂园。细细打量:舒老师苗条匀称,架一副近视眼镜,着黑色裙服,外搭一件红色披肩,时尚、简洁却不失端庄和优雅,满脸的笑意,浑身散发出魅力。

  市委主要领导设宴迎接舒婷。席间,任书记频频向她介绍咸宁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和前景。诗人谦逊地听着,自始至终笑容可掬,并同大家一起开玩笑,活跃了晚宴的气氛,拉近了席间所有人的距离。霎时间,没有了上、下级,没有了大诗人、小作者,倒像是朋友在聚会,自由而自在。

  轮到我去敬舒老师的酒,我有些忐忑,不知道我这个小作者面对一个大诗人该用什么样的说词。舒老师倒是先开口了:“你好漂亮啊,身材也很好。”一下子化解了我的拘束。餐间,舒老师下位给每个人敬酒,步履轻盈,话语轻柔,酒杯始终放得很低,温婉、柔美的气韵和低调、谦逊的风范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更是让我惊叹:女人原来可以如此美!这种美,与年龄无关,只与这个人的涵养和处世态度相关。

  第二天八点整,我按约定时间去按老师的门铃,房间里没有回音,我退回到大堂,心想:老师一定是昨天旅途劳累,就让她多睡会吧!八点三十五分,舒老师打来手机,亲切而谦虚地说:“谢老师,我是舒婷,你在哪啊?”我急忙上楼,告诉她我按过门铃。舒老师抱歉地说:“我昨夜按了‘请勿打扰’开关,没听到门铃声,实在对不起了。其实我七点半就在等你了!”第三天早晨,舒老师准时在大厅等候。舒老师说:“我的守时在朋友圈里是出了名的。”的确,在咸宁的几天,舒老师始终非常守时。

  舒老师不愿在宾馆吃大餐,也不愿意领导们陪同。她笑着对领导说:“我可不可以请示一下,您有事去忙吧!由望梅带我去吃当地的农家饭就行。”去刘家桥吃土菜,去赤壁江边吃鱼,舒老师总是吃得很开心,也会经常喊我:“望梅,这个好吃。”弄得满桌子的人羡慕不已:“谢望梅,你真幸福,舒老师咸宁之行,只记住了你的名字呢,我们都只有羡慕的份啊。”

  和大诗人在一起,免不了要谈诗。谈到老师的《致橡树》,我说:“老师的这首诗至今依然被大众传诵和喜爱,是因为这种高尚的、伟大的爱情观,不仅是人们的憧憬和向往,还对如今许多扭曲的爱情观尤有教育意义。”舒老师说:“当时写这首诗,其实表达的就是一种思想和爱情观:比肩而立、冷暖相依,提倡的就是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后来,很长一段时期,读《致橡树》的许多年轻人,尤其是优秀的女孩被这种爱情观浸渍,她们都以橡树的标准来寻找心中的白马王子,结果很多都找不到男朋友了。”我说:“那是当然,木棉和橡树的爱情太崇高、太神圣,很多男女之间难以达到这个境界的。”舒老师接着说:“的确,爱情观可以高尚可以伟大也可以不一而论,生活总是很实际的,人海茫茫,哪能够那么巧就碰到?爱情观如果千篇一律,就会耽误好多青春,耽误好多人的幸福。于是,我在四年后写下了《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至此我才恍然大悟,知道《神女峰》承载了诗人太多的思考,饱含着诗人对民众的一腔深情、一种责任和祝福!

  舒婷,一个永不过时的实力派诗人,一个和她的作品一样永远年轻的诗人,一个浑身散发着魅力的诗人。

2013年7月12日 星期

第03版:中国名家看咸宁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