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6日 星期
外媒谈机构改革

“今年春季召开的中国两会不仅将进行新旧领导人的更替,同时也引出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中国政府决心消除双重管理以及实现政商分离。”德国之声如此形容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在国外媒体看来,中国新一轮改革表明,政府开始着手解决中国快速增长和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难题,顺应民意诉求,强调政府职能转变。特别是被称为“铁老大”的铁道部被撤并,意味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最后壁垒被打破。

  “大部制”改革提高政府职能 减少行政干预经济

德国之声报道称,中国新一届政府希望通过大幅改革国务院机构设置以达到提高政府职能的效果。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11日在两会上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显示,中国现有的27个部委将减少至25个。美国之音评论称,此举有意减少繁文缛节的官僚体制,减轻行政干预经济运行的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府机构经历了6轮重组,但很多机构仍未完成从行业小天地到投资与监管职权分开的转型。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专家分析称,中国的“大部制”改革应该把目标明确设定为政府职能转型,提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实施社会管理的能力。分析认为,中国新的政府部门的职能应该精简和转化,更加公开和信息透明,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逐渐退出各种价格管制,降低各种市场准入壁垒,逐步减少审批制的空间,增强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职能。可以说政府体制改革的“本”在于改变传统的政府职能,增强政府的公共性,增强公民社会对政府的监督。

  “铁老大”不再存在 打破计划经济时代最后壁垒

3月10日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表明,“铁老大”将不再保留。“随着铁道部的消失,多年来自成体系、威风八面的‘铁老大’或许将成为人们的记忆。”新加坡《联合早报》说。

美国《华尔街日报》分析称,目前铁道部不但监管,而且实际运营中国铁路系统,这种模糊的架构不但有碍于竞争,而且对融资活动也产生不利影响。分析师称,铁道部改革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对维持中国经济和交通运输领域的顺利发展来说又是必要的。

《华尔街日报》认为,撤并铁道部可能会改善铁路系统的筹资状况。分析师表示,这将提高财务透明度,也是利用资本市场筹资的第一步。这将打开从股票市场融资的大门。还有分析师认为,作为改革的长期结果,如果中国的铁路系统引入更多竞争,可能也会给铁路系统的供货商带来好处。(据中国新闻网)

2013年3月16日 星期

第06版:新闻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