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3日 星期
“天才”演员逐渐离开

今年央视春晚,赵本山、黄宏、巩汉林、郭达、林永健、大兵等笑星大腕集体缺席。

没有了传统“熟脸”的蛇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仍将达到两个小时,创纪录地占据节目一半时长。

小品出现在缺乏喜剧的年代,给那个社会禁忌颇多的时代带来了久违的笑声。在小品后续乏力、青黄不接的当下,人们开始怀念陈佩斯、朱时茂、赵丽蓉、赵本山、宋丹丹、黄宏等同台演出、群星云集的年代。从1984年央视第二届春晚上,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吃面条》异军突起,到今天急转直下,小品用了不到30年,与相声这种近百年的艺术门类相比,小品似乎还没长熟就开始面临衰老。

多次担任春晚语言类节目总统

人封闭到一个地方,写本子、排练、磨合、不断修改,而现在根本做不到了。文艺市场越繁荣,对传统春晚的挑战和争夺越大——争夺好的艺人,争夺他们的时间。现在对于春晚语言类节目统筹最费劲的就是,如何控制这些演员的时间。毕竟,春晚小品只是他们提升人气的一个平台,且费时又费力,在市场化的环境下,才赚的到真金白银。

在小品最当红的上世纪90年代,一大批喜剧演员通过春晚小品“混了个脸熟”后,都转战影视。

赵丽蓉离开我们已经13年、高秀敏离去了8年、马季、侯跃文相继去世,赵本山也逐渐退出春晚、连春晚“钉子户”黄宏也不再亮相时,其实,春晚小品真的已没什么“老脸”可以期待了。    (据《中国新闻周刊》)

筹的王宝社说,以前和赵丽蓉讨论小品的创作和表演之难,赵丽蓉就说,小品需要演员有“打闪纫针”的那种能力,说的是能借着闪电的光把线穿过针眼,即一种表演的天分和爆发力,而拥有这种能力的演员非常少。

时至今日,春晚小品的效果还是摆脱不了依靠天才演员的现状。陈佩斯、赵本山、赵丽蓉之后,有镇场功能的天才小品演员已几乎没有了。“没有新人,重要演员十几年没有变。许多重要的演员和创作人员转移了。出现了断代。”2001、2003、2007、2010年四届央视春晚总导演金越解释春晚小品越来越“难看”的无奈。

少有的几个天才演员,也很难把精力完全放到一年只演一次的小品节目上。传统春晚靠的是几个月前就把艺

2013年2月23日 星期

第26版:奇彩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