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9日 星期
河南山东上万农民“人间蒸发”内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国力、工业基础、科技水平薄弱。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成功研发出了“两弹一星”,让发达国家瞠目结舌。

苏联专家选址竟是敦煌

中国原子弹试验场在罗布泊,鲜为人知的是,苏联专家选定的最早的试验场竟是敦煌。后来中国第一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员张蕴钰实地考察,发现苏联专家采用的敦煌地图都是错的,地图上的几条河100年前都干涸了,并且敦煌土质太松,高空风又是吹向黄河中下游,核试验将影响到内地生活的百姓。更要命的是试验场离莫高窟太近,只有130公里。

张蕴钰是位儒将,他在莫高窟壁画前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口中的哈气会破坏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听取了张蕴钰的汇报,聂荣臻最后决定放弃敦煌。多年后谈起此事,张蕴钰还感到后怕,如果当初听了苏联专家的意见,原子弹肯定将毁了敦煌这一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河南山东上万农民“人间蒸发”中国导弹和核武器试验基地建设之初,两个基地生活异常困难,加之地处戈壁,柴米油盐这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无法保障。在1960年初,部队从河南、山东等地秘密招收大量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前往大西北两个基地,他们中有做酱油、酿醋、做粉条、磨豆腐、掌鞋、修车、养牛羊猪、种菜等各行各业的师傅。部队通过当地政府,秘密物色人选,进行严格政审考察。这些人严格遵守着“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规定,自己也不清楚要去哪里,去干什么。这些农民约有一万人,一夜之间从他们几代生活的热土上悄无声息地离开。

“东方红”卫星曾准备空中自毁

中国第一颗“东方红”卫星按照预定飞行路线,要经过巴基斯坦、也门、乌干达、赞比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的首都,周恩来指示:“卫星飞经各国首都的时间都要进行预报,报准确,要让外国友人能准时看到我们的卫星,听到我们卫星播放的乐曲。”经过一系列攻关试验,三个要求都能达到。但因播放乐曲问题,一下使问题变复杂了。“东方红”卫星最相配的乐曲当然是《东方红》,可万一卫星掉下来怎么办呢?有人提出在卫星上装上自毁系统,但此举前所未有。周恩来征求火箭总设计师任新民的意见,他不主张装,但仍有人持不同意见。毛泽东知道后说:“没好处就不要装,听技术人员的。”一场争论就此结束。“东方红”卫星轻装上阵,《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遍世界。  (据《老年生活报》)

2013年1月19日 星期

第15版:特别揭秘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