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9日 星期
“拔白旗”运动:华罗庚也挨整

1958年,全国曾爆发过一场时间不长但影响极大的运动,当 时把一些反对浮夸的人,以及所谓具有资产阶级学术观点的人都作为“白旗”加以斗争,当时把这种做法叫做“拔白旗”。

源起中办秘书室斗争

1957年,中共开始“整风运动”。5月4日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简称中秘室)官员开始整风运动,当时何载为中秘室负责人,曾受到何载批评过的几位官员,在整风运动动员会后,言辞尖刻地对何载开始了揭发批判。此后“整风运动”演变成“反右倾”运动,中秘室开始了一场持续达一年的争论,焦点是围绕着何载的问题究竟是“人民内部矛盾”还是“右派”性质的问题。绝大多数人认为,何载在工作上的错误,不是敌我矛盾。戚本禹等人则要把何载定为右派分子。戚本禹等人把两种意见比喻成两种不同的旗帜,主张定右派的,他们认为举的是“红旗”,不同意定右派的,他们认为举的是“黑旗”,何载成了“黑旗”代表人物。之后戚本禹等人的行为遭到了中秘室领导的批判。

1958年,在成都会议期间,有人把中秘室的情况反映给毛泽东,毛泽东说:“戚本禹这些人因对中央办公厅和秘书室领导人的右倾错误有看法,提了一些批评,就要把人家打成‘反党’,简直是岂有此理!”

1958年7月,中南海党总支传达了毛主席关于中秘室运动“拔黑旗、插红旗(之后改称拔白旗)”的指示。最高领导人的态度,被戚本禹等人加以利用,仅有70多人的中秘室,何载等4人被打成右派,18人做了“反党”的结论和处分,50多人做了“立场不稳,思想右倾”的鉴定,装入本人档案。这些人饱尝了阶下囚的苦楚,有的妻离子散,有的致病致残,有的精神失常,有的含冤离开了人世。

农村以“炒豌豆”方式斗人

此后,这场中南海内部的运动波及到全国,为配合当时的“大跃进”运动,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3次以秘书室整风为话题,引申出:各个山头、村落,各个机关、部队、工厂、合作社,都要“插红旗、拔白旗(白色代表资产阶级)”。为了贯彻毛泽东思想,《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公开了毛泽东插红旗的主张。此后,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拔白旗”运动,运动涉及工农业、文化教育界。

在农业领域,“白旗”主要是指对密植持异议的“稀植论”者;而把学习密植经验一亩地下几百斤种的干部群众,统统都看作“红旗”。当时盛行一阵叫“炒豌豆”的批斗方式:数十人围成一个圈,把被批斗者置于圈内,随着社队干部的一声令下,这个“白旗”就在人圈内像豆子一样炒来炒去。为了不至于惹怒社队干部被当作下一个“白旗”,人人争先恐后地使出吃奶的力气打人以显示自己“积极”。

华罗庚成“大白旗”遭批

文化教育领域是“拔白旗、插红旗”运动的重灾区。当时“反右倾”运动已经结束,很多躲过“反右倾”运动的知识分子却没能逃过“拔白旗”运动。冯友兰、陈寅恪等大师相继成为“白旗”而挨批斗。

数学界被拔掉的“大白旗”是华罗庚。华罗庚时为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当时为自保,华罗庚违心地提出12项数学指标要在10年内赶上美国。即便如此,他仍遭批斗。当时数学所组织了几次全所大会,批判华罗庚,说华罗庚倡导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提倡搞“古人、洋人、死人”,是毒害青年。华罗庚调陈景润到数学所工作,也成了一大“罪状”,因为陈景润在“红专”辩论中被认为是“白专”(专业过硬,但政治立场错误)典型,拔白旗运动中又成了数学所最顽固的“小白旗”,为此被调去中科院大连化学所。华罗庚也就被指责为坚持资产阶级立场与“白专道路”,从此靠边站了。武汉大学“拔白旗运动”最为惊心动魄。武大在拔白旗过程中共有391人受批判,其中教授、副教授32人,占被拔白旗的教师总数的近40%。学生305人,占当时在校学生的9%。

运动中,有的地方刻意在未被打成“右派”的人员中搜索“白旗”对象,使大批人因此遭殃。仅山西、湖南、河北、甘肃等省的不完全统计,有20多万中共乡镇党委成员被拔了“白旗”,不是打倒就是开除党籍。但由于当时中央上层多数领导不支持这么干,随着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中央纠“左”开始,这场“插红旗、拔白旗”运动便寿终正寝。

(据《档案天地》、《周末报》)

2013年1月19日 星期

第15版:特别揭秘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