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次呼吸自由舒畅
专家支招:牢记“黄金三步”,不再气喘吁吁
本报记者 李嘉

  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是“世界哮喘日”,今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旨在呼吁全球关注吸入治疗的普及性,消除地域、经济或认知差异带来的治疗障碍,通过规范化的吸入治疗控制潜在炎症并预防急性发作,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核心的异质性疾病。”通城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专家介绍,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症状常在夜间或凌晨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

  专家表示,大多数哮喘和过敏有关,如花粉、皮屑、宠物毛发、尘螨等,除此之外,一定程度上还与肥胖、吸烟、胃食管反流、感染、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系,所以大家一定要尽量避免。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喘息:常常是呼气时有高音调的哨笛声,是典型的症状。

  胸闷:感觉胸口像压着一块石头,有一部分患者只有胸闷,而没有喘息。

  咳嗽:通常发生在夜间或清晨,为反复发作性的慢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

  气促:感到呼吸困难,可能会导致失眠。

  急性发作时,牢记“黄金三步”:立即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30分钟内可重复2-3次;保持坐位,缓慢深呼吸,避免恐慌加重缺氧;若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口唇青紫、意识模糊,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支气管哮喘预防大于急救,专家建议:定期清洁床品(尘螨)、使用空气净化器、远离烟草和刺激性气味;即使无症状也需按医嘱维持治疗,定期复查肺功能;通过APP或手账追踪症状、用药和诱因,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依据;游泳、太极等可增强肺功能,但需避免在寒冷干燥环境运动。

  哮喘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环境控制、调整生活方式、免疫治疗、中医治疗等,其中吸入治疗是哮喘管理的核心手段,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气道,起效快且副作用小。然而相当大一部分哮喘患者依从性差,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因吸入药物方法不当、药物获取困难或对激素的误解,目前哮喘控制率不足40%,导致反复发作。

  为了能让更多哮喘患者了解吸入治疗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哮喘控制水平,减轻哮喘患者急性发作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呼吁广大哮喘患者积极接受专业、规范的治疗和个体化管理,助力呼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