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春天里 实干正当时

  咸宁高新区

  聚力产业转型 推动能级提升

  本报讯 记者谭宏宇、见习记者赵娴、通讯员丁成苗报道:4月3日,在咸宁高新区冠佳显示屏产业园建设现场,咸宁高新区2025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此举行。

  据了解,此次集中开工的亿元项目21个,总投资1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涵盖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多个关键领域。引人注目的是,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投资占比超过三成。

  近年来,咸宁高新区更加突出产业核心地位,向“新”向“智” ,以“倍增思维”重构产业格局,着力打造食品饮料、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优势产业聚“链”成群,在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奋发有为。

  吊臂起落、车辆穿梭、机器轰鸣……作为二季度新开工项目,冠佳显示屏产业园项目的建设是咸宁高新区消化低效存量资产、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实现能级提升的具体实践。

  冠佳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成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规划打造一座智能化生产基地,新增8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并同步配套建设研发中心及检测实验室。项目建成后,产能将逐步增长,预计第一年产值可达3亿元,全面达产后,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新增产值超10亿元。

  下一步,咸宁高新区将一如既往秉持“店小二”精神,当好服务企业的“贴心人”,围绕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打造全周期、全流程的高品质服务链条,用项目建设新成效,汇聚起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咸安

  深耕现代农业 奏响振兴乐章

  本报讯 记者张欢、特约记者李婷婷报道:4月3日,咸安区2025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贺胜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地块举行。

  此次开工项目涵盖制造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生命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6大关键领域,共计28个项目,总投资175.4亿元,17个项目计划年内竣工。

  此次开工的项目均为亿元以上项目。相较于一季度,投资支撑主力由制造业转为现代农业——9个现代农业项目总投资101.6亿元,占全部项目五成以上。

  投资35亿元的贺胜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为本季度全区投资规模最大项目。该项目由湖北省联投集团、湖北香城资产运营有限公司、贺胜桥镇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占地约258亩,拟建标准化厂房、研发楼、食堂及污水处理站、光伏发电站、垃圾分类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年上缴税收不低于1.2亿元,单个项目提供就业岗位达2000个。

  其余8个现代农业项目分别为:投资20亿元的咸安区2024年耕地恢复建设项目、投资16.5亿元的向阳湖镇农文旅产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的咸安区“小田并大田”耕地质量提升建设项目、投资9.2亿元的咸安区向阳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投资5.3亿元的2024年咸安区大幕乡等四个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造提升)、投资2.6亿元的大洲湖生态农业产业园(一期)、投资1.6亿元的湖北森博蓝莓产业园建设项目、投资1.4亿元的咸宁市逸思园生态茶业“茶旅融合”建设项目。

  嘉鱼

  做强精深加工 培育特色品牌

  本报讯 记者王麒、特约记者龙钰、通讯员夏洋、邓伟强报道:4月3日,嘉鱼县2025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嘉鑫环保绿色降解材料产业园项目现场举行。

  据了解,此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6个,总投资150.4亿元。包括传统制造业项目8个、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项目2个、其他战略新兴产业7个、基础设施项目4个、现代农业项目4个、民生改善项目1个。

  此次开工项目中有多个涉及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的项目,如嘉鱼县未来渔业养殖示范区项目、新代米年产2万吨金针菇生产线项目、嘉鱼县2024年蔬菜特色产业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等。

  嘉鱼是农业大县,境内蔬菜、水产品等农业资源丰富。近年来,嘉鱼县依托本地特色种养业,培育了一批以种养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纽带、以商贸物流为支撑的产业形态,打造从“良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重点围绕“一个中心三个支柱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即以嘉鱼县绿色食品产业园为中心,发展蔬菜、水产、林果产业。成功引进了包括新代米、浔味堂等在内的多家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促进农副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打造,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据悉,嘉鱼县将以此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为契机,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抢先抓早、奋发有为的拼搏姿态,加大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赤壁

  激活三国基因 建设旅游名城

  本报讯 记者见博报道:4月3日,赤壁市2025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东江新能源二期项目建设工地举行。

  据悉,本次集中开工重点项目35个,总投资180.36亿元。其中,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大型演艺提升项目等7个文旅项目同时开工。

  今年以来,赤壁市以三国赤壁古战场升级改造为重点,围绕打造三国赤壁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助力湖北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据悉,三国赤壁古战场将围绕“六个一、六个新”全力推进景区及周边提档升级,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以全域焕新擦亮千年古城名片。

  其中,重点推进三国大道、东风街、陈列馆等提档升级工程,丰富商街业态,开发特色文创,构建数字化场景,增强互动体验。

  如东风街项目,将以“三国文化”为脉络,打造全景式文化体验场景,让游客“穿越”至三国时空,在互动中感知历史。同时,街区引入“好运文化”概念,结合祈福、文创、节庆活动等,强化游客情感联结。

  “我们设计了15个系列、53个种类的三国特色文创产品。同时,人才招聘和培训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一支专业、优质的旅游服务队伍即将面向广大游客。”赤壁市文旅局局长周学礼表示,各项目建成运营后,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第一年度的游客量预计达到50万人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以上。

  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将构建“日游历史轴线、夜赏沉浸剧场”的全天候文旅体验体系,同时带动羊楼洞古镇、陆水湖风景区等地的发展,让游客留得住、住得下,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配套产业集群发展。

  通城

  锚定工业强县 发展优势产业

  本报讯 记者丁伟、通讯员刘颖报道:4月3日,全市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通城县湖北恒鑫电子信息创新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举行。

  据了解,通城县此次集中开工3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43.25亿元,涵盖一二三产业,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既有补链强链的产业项目,也有打基础、立长远的民生工程。

  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传统制造业项目几乎占了一半。

  湖北恒鑫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基地项目是光电子信息产业投资额最大的项目,计划总投资23亿元。项目致力于建设集研发、生产、孵化、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延伸覆盖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下游应用及配套服务的产业链条,打造智能制造基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聪走心机产品生产项目是传统制造业投资额最大的项目,计划总投资11.5亿元。项目用地50亩,主要生产高端数控机床、数控走心机、多功能车铁复合机床等,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额不低于6亿元,税收不低于2000 万元。

  近年来,通城始终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以电子信息、新材料、大健康三大优势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涂附磨具产业、中国最大的云母绝缘材料产业、覆盖全国地级城市的药商网络和国家级油茶产业园,电子信息和涂附磨具两大产业被纳入湖北省成长型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通城牢记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抓招商、上项目一体推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238.4亿元,推进项目111个、总投资674.94亿元,规模同比增长104.6%,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崇阳

  赋能乡村文旅 实现跨越发展

  本报讯 记者马丽娅报道:4月3日,崇阳县举行2025年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30个项目总投资达158.49亿元,涵盖先进制造业、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及生态环保六大领域。其中,青山镇作为崇阳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多个重点项目落地该镇,标志着当地文旅产业迈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

  此次开工的青山镇项目中,崇阳青山飞鸟涧文旅项目尤为瞩目。该项目由江西省民德联合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以青山水库、官财山、青山河等自然景观为依托,串联大泉洞风景区、柃蜜小镇·白崖山景区,构建“山水坝”联动的大文旅格局。一期将重点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观水民宿、湖心礼堂等特色设施,计划2028年建成,届时将成为辐射鄂南地区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与此同时,东呈旅游休闲度假中心项目进一步丰富了青山镇的旅游业态。该项目投资2.39亿元,规划建设民宿、娱乐休闲室、文化展厅及中式餐厅,致力于打造集住宿、康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高端度假综合体,预计2027年投入运营。

  除新兴文旅项目外,青山镇传统企业——湖北冰丰食品有限公司的文创雪糕生产线扩建项目投资1.81亿元,新增设备30台(套),通过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开发特色雪糕产品,进一步延伸“旅游+食品”产业链,为青山镇文旅品牌注入年轻化、创意化活力。

  崇阳县相关负责人强调,此次开工项目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富民”理念,未来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早竣工、早达效,助力崇阳成为鄂南文旅新高地。

  通山

  聚焦提档升级 打造避暑天堂

  本报讯 记者阮智愚、通讯员方盈颖报道:4月3日,通山县举行2025年二季度全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此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7个,总投资152.66亿元,涵盖制造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等领域。

  当天启动的6个现代服务业项目中,5个与九宫山景区“提档升级”相关,分别为:九宫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滑雪度假酒店改造项目、九宫山坳坪石龙峡旅游综合体项目、九宫山铜鼓包至一天门景区提档升级项目、九宫山国家名胜风景区入口游步道建设项目。

  今年,通山县围绕“九宫清凉、避暑天堂”主题,加快九宫山景区提档升级、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科学谋划项目19个,计划投资17亿元。年初,九宫山景区“提档升级”的序幕早已拉开,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咸九高速九宫山连接线、九宫山中线公路、云中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已相继动工。当天多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开工,标志着九宫山景区旅游服务能力的全方位优化迈入新的阶段。

  据了解,九宫山景区“提档升级”始终统筹推进山上、山中、山下一体化立体综合开发,着力于山上加快景区品质提升、山中突显九宫山自然资源、山下拓展九宫山旅游项目。

  当天开工的5个九宫山景区相关项目包含了“食、住、游、行”等文旅核心要素,包含自然科普基地、游客中心、康养公寓、民宿、观光步道、峡谷缆车等建设内容,将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随着“提档升级”走向深入,将推动九宫山风景区形成“山上、山中、山下”的全链条旅游模式,逐步实现从“观光打卡”到“深度体验”的质变,从“季节性避暑滑雪”目的地向“四季皆宜”的综合旅游目的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