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鸡鸣峰
茶香与传说交织的山水秘境
文/图 本报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杜志新 汪雨晴

  在崇阳石城镇的青山绿水间,有一座山峰,它因一段传奇故事而得名,因一片茶园而闻名,更因一方山水而令人神往——这便是鸡鸣峰。这座山峰不仅承载着厚重历史,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乡村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传说与历史的交汇

  鸡鸣峰的名字,源自一个流传数百年的美丽传说。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其弟刘伯玉因一场宫廷风波逃至此处。刘伯玉左眼通天,右眼通地,曾为朱元璋找回失落的手镯,却因此招来杀身之祸。刘伯温深知皇家无情,便赠予弟弟一个锦囊,内藏妙计:“鸡鸣而止。”刘伯玉逃至石城北山,恰逢鸡鸣,便在此定居。追兵至此,见大山挡路,以为刘伯玉早已累死,遂回朝复命。刘伯玉从此避世隐居,安享人生。后人为纪念此事,将此山命名为“鸡鸣峰”,并在山顶建庙祭祀。

  这段传说不仅为鸡鸣峰增添了神秘色彩,更让这座山峰成为崇阳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如今,登上鸡鸣峰顶,远眺崇阳山水,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古人避世隐居的宁静与豁达。

  茶韵与胜景的相融

  鸡鸣峰不仅是传说的发源地,更是茶文化的摇篮。早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中便有关于石城茶的记载。上世纪60年代,双港挂壁茶园因丰产增收荣获国务院奖;80年代,鸡鸣峰茶场生产的“剑春茶”更是斩获陆羽杯一等奖,名扬四海。如今,鸡鸣峰上已建成千亩标准化生态茶园,万顷茶海绿意盎然,茶香四溢。

  2023年,借着加快推进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石城示范区建设的东风,鸡鸣峰茶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包括1900平方米的茶文化及茶生产加工体验中心、1处茶旅融合点以及依托700亩茶园打造的5座太空舱民宿和1处面积1600平方米的白果树驿站,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游玩选择。 今年1月,该项目正式完工并营业。

  3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方山村鸡鸣峰茶场时看到,茶文化体验馆被翠绿的茶园层层环绕。馆外,游客们穿梭于茶园小径,忙着拍照打卡,沉浸式体验采茶与观光的乐趣;馆内,游客们不仅能深入探寻茶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还能亲自参与茶叶的加工制作过程,感受传统制茶工艺的独特魅力。同时,茶园民宿还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让游客能够全方位、深层次地领略茶文化的韵味。

  “我们将持续强化项目配套服务,打造集茶叶种植、加工体验、研学基地、休闲住宿和茶文化展示为一体的茶园基地,推动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石城镇方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丰华说道。

  鸡鸣峰的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生活的艺术。

  农业与旅游的探索

  鸡鸣峰的自然风光,堪称崇阳一绝。登上峰顶,近处山水相间如棋局,远方开阔,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北面的方山高嶂排空,瀑布飞石,林壑幽深;东面的城廓隐隐,县治天城在望;西南的云海茫茫,仿佛通向未知的秘境。

  这里的每一处景色,都仿佛是大自然的精心雕琢。这里四季皆有不同的韵味,令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鸡鸣峰积极探索“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将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除了千亩生态茶园,鸡鸣峰附近还有万亩中药材示范基地,得益于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持,鸡鸣峰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鸡鸣峰所在的石城镇,集老区、苏区于一身,近年来通过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背景,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西庄村的“牡丹园”以乾隆皇帝恩赐牡丹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建成集康养、观光、休闲、住宿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体,每年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次。

  神口村的“一河两岸”特色餐饮民宿点、方一村的雷竹园康养观光休闲点、杨林村的隽军果园百果观光采摘点等,也成为游客体验当地文化的好去处。

  如今的鸡鸣峰,正以“农文旅三产业互促共融”为目标,打造乡村旅游的样板区。从“+旅游”到“旅游×”,鸡鸣峰的旅游产业正在实现质的飞跃。

  鸡鸣峰,一个茶香与传说交织的地方,一个山水与历史共鸣的秘境。无论是追寻历史的足迹,还是享受自然的馈赠,这里都能满足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