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子川、通讯员罗睿、阮子胜报道:一名服刑人员提出:“不久我就要刑满出狱了,但我家人探监时告诉我,我的家庭财产已经被别人侵占了,我该怎么办?”3月5日,民盟咸宁市委会盟员郑登堂律师从法理上告诉他应该冷静处理,不要再起冲突,诉之以法,还现场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等他出狱后,帮他开展公益诉讼。
为12名事实无抚养的服刑人员子女送上慰问金和节日礼品,现场播放服刑人员对孩子的节日问候视频,并录制了孩子们的亲情交流视频,架起高墙内外 “连心桥”,让亲情成为唤醒迷途灵魂的重要力量……
2024年以来,民盟咸宁市委会在市委统战部的全力支持与参与下,秉承“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组建“黄丝带”服务团,在全省率先启动“黄丝带帮教”工作,每月一活动,月月有主题,场场有亮点,积极推动活动有效开展,在特殊人群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引导他们正向转变,顺利重新融入社会。
民盟咸宁市委会坚持以文化人,用心用情点亮“新生路”。民盟咸宁市委会发挥文化润物细无声作用,强化思想教育,邀请市朗诵家协会盟员专家走进咸宁监狱开展“共读一本书 点亮新生路”活动,通过专家荐书、诵读经典章节、分享心得体会等形式,先后共读《苦难辉煌》《非暴力沟通》等书籍,引导服刑人员在苦难中磨砺自我,减少暴力沟通,在静心读书中体味文化精髓、知晓做人道理、明白道德底线,形成教化功能。
民盟咸宁市委会坚持以智教人,精准匹配“菜单式”需求。以问题为导向,以“按需帮教、精准帮教”的原则,定制“菜单式”的需求表,精准匹配帮教资源。一方面聚焦服刑人员共性问题开设“大讲堂”,开展以《刑释人员社会再融入前心理准备》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尽快融入社会。
另一方面,开设“小课堂”,根据服刑人员个体差异,收集其法律权益诉求和心理疏导需求,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咨询、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援助服务等帮教工作。
民盟咸宁市委会坚持以情动人,架起高墙内外“连心桥”。依托人才和资源优势,探索在爱心帮扶、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就业指导等方面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联合市强戒所以“携手黄丝带·与健康同行”为主题,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健康知识讲座等守护健康系列活动,有效降低戒毒人员突出应急危重症的风险。
截至目前,已开展帮教活动14次,投入爱心帮扶资金及物资近10万元,覆盖3000余人次,民盟咸宁市委会被民盟湖北省委会评为社会服务先进单位。咸宁监狱专程送来“同帮共助共育新人 同心同德同创未来”锦旗和感谢信,感谢民盟“黄丝带帮教”送来向上向善的法治力量、文化力量、文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