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村医的一天
本报记者 章文静 聂莹颖

  通城县四庄乡纸棚村地处大溪库区,拥有自然岛屿10多个,有400多户村民散居在水库星罗棋布的小岛上。纸棚村村医邬号平日常看病行医,都需要驾船出诊,他因此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岛上村医”。

  近日,记者来到纸棚村,只见村卫生室里,邬号平正在给村民黄红齐量血压、询问病情。“就是牙疼,没什么大问题。”确定黄红齐的病因后,邬号平便起身到治疗室配药,为输液做好准备工作。

  村里的卫生室不大,但是功能齐全,分为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4个功能区。为患者注射好药物后,邬号平顺手将取暖器移至他的身旁。“我不冷,用不上……”黄红齐说邬医生是个细心的人,总是为他人考虑周到。

  还未歇下来,又有新的患者来到卫生室。王婆婆患有慢性病,常来邬号平这儿治疗。“她是住在前面村子的,偶尔我也会去她家里给她看病。73岁了,年纪大又一个人住,我不放心。”邬号平熟练地给她配好药。天气暖和,阳光明媚,王婆婆想在户外边晒太阳边输液,邬号平就把椅子帮她摆放好,在温暖的阳光下王婆婆开始了治疗。

  “邬医生非常负责任,态度又好,我们都信任他、喜欢他。”王婆婆不停地对邬号平竖起大拇指夸赞。

  上午11时许,安顿好卫生室里的患者,邬号平又马不停蹄地背起药箱前往水库码头,平稳地驾驶船只往库区深处驶去。

  15分钟后,邬号平到达了村民邬三才家中。邬三才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邬号平为其进行心肺听诊、血压测量,随即细细叮嘱:“酒要少喝,烟最好不要抽了……”中午12点多,邬号平才返回吃午饭。

  这样忙碌的日子,年过六旬的邬号平已坚持了47年。

  邬号平是土生土长的纸棚村人,高中毕业后回乡跟着老村医学习,后来又在咸宁卫校接受了3年的系统培训,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

  为了方便给村民看病,邬号平自费购买了船只和摩托车,只为在村民有需要时第一时间赶到。

  “村里现在老人多,他们有什么病痛,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抑或是清晨乃至半夜,邬医生都会去照看,所以不论是我们村干部还是老人的儿女们,都很感谢邬医生。”纸棚村党支部书记王子甫说道。

  邬号平也从不会把年纪大了当借口。实行合作医疗后,当时年至五旬的邬号平很快买来电脑,从打字开始学习,为村民建立电子档案;59岁时,他还考取了驾驶证……“技术更新太快,不会就在网上搜、在微信上问。”邬号平笑道。

  虽然邬号平早已到了退休年纪,但对村里老人的牵挂让他不忍离开,“只要我还干得动,只要村民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做他们的健康守护者。”这些年来,邬号平先后荣获“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乡村医生”“南鄂楷模”“荆楚楷模”等称号,这些荣誉,是对他几十年付出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