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鄂楷模”陈胜祖
让涓涓之水汇成爱的海洋
本报记者 黄柱 通讯员 蒋丽华

  去年底,赤壁市志愿者协会红心志愿服务队在队长陈胜祖的带领下,走进中伙铺镇十八里畈村一组的软骨病患者李氏姐妹家中,开展志愿慰问活动。

  这是红心志愿服务队关注姐妹俩的第五个年头了。她们中,姐姐50岁、妹妹47岁,两人小时候就患上了软骨病,一直瘫痪在床上,平常靠坐轮椅活动,吃饭全靠父母喂,长期要用尿布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陈胜祖了解情况后,一直持续关注姐妹俩,时常送去慰问物资,为她们解决一些实际的生活困难,让残疾人家庭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今年62岁的陈胜祖是中通快递公司赤壁市分公司的总经理。他当过农民、做过工人,修过路、建过房,是一位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爱心人士。

  自2017年加入赤壁义工志愿服务队伍后,陈胜祖参加了大大小小400多次爱心活动,如今已成为赤壁红心志愿服务队队长,并先后获得“南鄂楷模”、咸宁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前不久,赤壁红心志愿服务队10多名志愿者走进赤壁小柏福利院,开展“城市志愿乡村行”活动,让福利院老人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陈胜祖说,去福利院献爱心是每年的必备动作,这次爱心活动在微信群里一通知,几个小时就有很多志愿者接龙,有的人在外地来不了,也托人送来了慰问品。

  现场,志愿者们一边跟老人们拉家常,一边分工服务,有搭舞台的,有准备食材做菜、做饭、包饺子的,有摆桌椅板凳的,有分配水果零食的,有为老人理发、按摩、修指甲的,还有医院的护士免费给老人做体检,小朋友为老人端茶等。

  陈胜祖介绍,他们已经连续六年来小柏福利院了。几年来,志愿者们给福利院的老人们买过衣服、鞋子、大米、食用油等物资,有一年购买了两头土猪,给老年人摆了10多桌酒席。还有一次冬天的活动,志愿者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羽绒服,送给在座的老人们,并帮他们一一试穿。

  从2017年加入爱心志愿者队伍,陈胜祖做的好事、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他常常思索:好人好事一辈子也做不完,怎样才能建立起帮扶的长效机制?经过多年的摸索,陈胜祖心中有了一个创新之举——“双向帮扶”。

  何为“双向帮扶”?

  “帮扶对象家里有农副产品,志愿者可以采取购买的方式进行帮扶。”陈胜祖介绍,在经常性地开展“城市志愿乡村行”活动中,发现有些帮扶对象家中的农副产品,可以用于其他帮扶对象家中。便慢慢摸索出一种新的帮扶模式——“双向帮扶”,志愿者在这过程中,既起一个桥梁作用,也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陆水湖街道东流港村二组有一户帮扶对象是聋哑人。志愿者深入走访后,认为他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养猪,而从另一方面得知,东流港村六组的帮扶对象张新江家养有多只猪崽。当时,猪肉价格低迷,让张新江愁眉不展。

  很快,志愿者踏上了“双向帮扶”之路。在张新江家,志愿者以1000元一只的价格收购了8只小猪崽。然后,将小猪崽分别送给东流港村的几名帮扶对象,一举两得。

  陈胜祖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想一辈子都做好事,但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涓涓之水才能汇成爱的海洋,希望有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奉献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