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当主播 为咸宁特产打CaII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恬 通讯员 纪甜一

  “大家好,这是嘉鱼珍湖藕粉,又香又甜……”12月2日,咸宁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湖北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咸宁市电子商务直播协会,组织留学生志愿服务队的10名国际学生,走进咸宁市电子商务(直播)协会“新农兴农直播间”,以公益助农直播带货的方式,开展了一场由留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

  直播间中央放置的桌子就是带货“舞台”,上面摆满了通城黄精茶、赤壁鱼糕、咸安桂花酒、嘉鱼鱼圆、崇阳麻花、通山大畈麻饼等咸宁特色产品。

  在左右两盏补光灯的照射下,来自巴基斯坦的塔拉汗面对摄像头,开始了直播。伴着欢快的音乐,情绪高昂的塔拉汗英文和中文不时切换,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手上的珍湖藕粉、咸宁桂花糖等,撕开包装、拿出配料、朝着镜头展示细节。

  本场直播中,留学生志愿服务队的妮姆拉(NIMRA MANZOOR)、孙妲思( SUNDAS ARBAB)、安沫尔(ANMOL FATIMA)、穆诗涵(MUSKAN MALAK)、艾莎(ESHA RUBAB)、韩塔尔(TALHA KHAN)、尹嫚(EMAN FATIMA)、扎卡亚(ZAKARIYA ARSHAD)、艾米娜(AMINA ASHRAF)和安吉扎(AZIZA JAMSHED)一同出镜,为咸宁的农产品倾情代言。

  这是留学生妮姆拉第一次当带货主播,在镜头前略显紧张。“到中国学习之后我经常网购商品,但没有在直播间卖过东西,这次的体验很新鲜。”妮姆拉说。

  “我主要负责展示产品,在介绍桂花酒时有点力不从心,所以用英语进行表达,塔拉汗帮我用中文翻译。”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艾米娜说。

  相较其他两位同学而言,留学生孙妲思的直播经验丰富。开始直播带货之前,孙妲思已全面深入了解所售产品的情况,在直播间侃侃而谈。

  从产品上架到设备调试,从直播稿的反复研读到试播与正式开播的顺利衔接,直播销售要求留学生完成所有流程,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时间紧、任务重,此次直播销售不仅对我们的临场反应能力提出了挑战,更是一次对未来直播工作的实战演练。”留学生穆诗涵表示。

  “通过参加公益直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视频直播的实用技巧,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留学生艾莎表示。

  “外国友人太有趣啦,为你们点赞”“想和国际学生们互动”“助力咸宁农民增收,加我一个”……直播间内点赞量多次迎来爆发式增长,各种暖心弹幕纷纷登场,助力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咸宁。

  “留学生直播介绍咸宁特产,不仅能有效提升电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有助于让咸宁味道香飘世界。”咸宁市电子商务(直播)协会秘书长余德武说。

  湖北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沈奡告诉记者,近年来,湖北科技学院国际学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组建留学生志愿服务队,吸纳国际留学生60名。

  “国际留学生们除了完成学业,还竭尽所能地发挥力量,在业余时间致力于志愿服务。无论是帮助中小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领略异国风情,还是参与植树、值守等志愿活动,他们都弘扬了正能量,树立了新风尚。”沈奡说。

  据了解,咸宁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加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为外籍人士提供一个能感受到归属感和展示个人能力的平台,让志愿人人可为、人人愿为、人人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