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美丽乡村更宜居
置身赤壁市车埠镇鸡公山村,富含乡愁的元素,让人心情澎湃荡漾。近处,是江南民居和苏式园林设计风格的村落庭院;远处,当家塘里草芽浮水,水鸟嬉戏……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穷地方。
2018年,该村在外企业家熊峰决心改变故乡“命运”,投资1.5亿元打造“乡遇·鸡公山村”印象乡村公园。
该公园集乡村休闲度假、户外健身、归乡颐养、农事体验、文创文旅等于一体。“闻鸡起舞”乡村文化广场、“一行山房”乡村度假酒店等吸引各地游客打卡。
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该村还引入赤壁影途露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露营基地、高标准采摘园。
“项目未来所有收益,均纳入村集体收入,而且还以每户5万至10万元的奖补标准,鼓励村民将房屋改造成民宿。”村党支部书记彭金光说,如今,村湾美了,村民富了,大家心更齐了。
近年来,我市立足各地实际,推动农林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休闲观光园区、康养基地、特色小镇,各类特色农家乐、民宿园、观光园、茶博园等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咸安区大幕乡是块生态璞玉,辖区内风景优美的西山下村,争取资金1300万元,依托生态资源办起特色民宿。该村与武汉15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了集艺术创作、餐饮、住宿为一体的艺术写生基地,每年春秋两季迎来千余名美院学生踏青、写生。
万亩竹海是汀泗桥星星村的生态名片,能人陈佳回乡投入5000万元在万亩竹海打造生态农业园景区,包含户外拓展、水果采摘、休闲观光,生意十分红火。36户村民中,有一大半都在景区工作,一部分村民以土地要素入股,一部分村民将土地出租——一个景区给村民带来了3份收入。
为持续提升农村地区“颜值”,去年以来,我市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印发乡村建设任务清单,明确17个方面40项建设任务。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人文优美,乡村游有极大发掘价值,更能让当地群众深度融入乡村旅游产业链、价值链,享受生态旅游带来的红利。”武汉市旅游民宿协会会长陈金元来咸游玩后感慨。
旅游火了,村民的荷包也渐渐鼓了起来:地里的蔬菜,摘下来,用草一捆,就会被游客买走;吃不完的蔬菜,晒干了,同样很受欢迎。村民们自己腌制的辣椒、萝卜,摘的野菜、野果,都成“抢手货”……
合力攻坚百业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我市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在优秀乡村干部的培养、遴选上下功夫,通过建强配齐村级党组织带头人,择优选配致富能人、大学生村官等进入村“两委”班子。
同时,加快实施“乡村振兴人才计划”,村级党组织,年轻、高学历、致富能手型党员人数大幅提升,“领头雁”发挥了强大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崇阳县石城镇西庄村,村党支部书记熊存志上任后,就牵头注册成立崇阳县西庄志愿者协会,吸纳各行各业乡贤人才50余名投入到乡村建设发展中,累计募得资金20.8万元,用于乡村治理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工作。在他的带领下,西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
扶智,还体现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将“政策包”“信息包”“技能包”“教育包”“宣传包”等红利,件件不落向广大农村源源不断输送。
从2016年4月驻村开始,市委政法委委员、二级调研员郑卫平,每个月至少在通城县望湖村住26天,每天围着村子里的大事小事忙个不停。在他的带领下,望湖村从过去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村集体收入为零的省级贫困村,蝶变成了人均收入超2万元、村集体收入超30万元的“明星村”……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2021年起,我市就选派出644支驻村工作队2111人到村联系帮扶。他们在“强基、扶智、引才”方面各显其能:
在崇阳县港口乡小沙坪村,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驻村工作队摸索出了村湾“积分制管理”,撬动了当地乡风文明;
在嘉鱼县印山村,市科技局驻村工作队兴办“乡村振兴大讲堂”,邀请科技工作者、“三农”专家、乡土人才等授课,为农户送政策、送科技、送服务……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构建全社会关注、参与、支持咸宁乡村振兴大格局。”咸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城县以推进“乡村治理”为出发点,将农村无职党员、青年人才、退伍军人、“五老”人员等号召到一起,组建志愿服务队,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我市还实施“万企兴万村”“社会组织帮扶”等行动,通过企县、企镇、企村结对方式,帮助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创业,参与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开展消费帮扶、扶危济困等帮扶活动。
不仅凝聚内部合力,还积极联合外部力量。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区域协作机制以来,崇阳县、通山县与荆门钟祥市、京山市共同谋划交流,在优质农产品销售、旅游资源推介、产业协作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实施帮扶项目4个,引导企业投资项目7个,建产业园2个。
此外,27家省直单位对我市全方位定点帮扶;去年,全市234个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这些“柔性”的福利,为广大农民带来“扎实”的市场信息、政策优惠、知识技能,为农民树立“要发展能发展”的坚定志向,将“扶智”提档升级为“扶志”。
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农民群众可感可及、普得实惠。在咸宁,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行动,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