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竹林虫害
无人机喷杀6万亩
通讯员 丁铮铮 任梓瑜

  7月以来,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赤壁市6万亩竹林发生竹蝗虫害。林业部门组织专业飞防技术队伍,对黄脊竹蝗发生地开展无人机防治工作。

  7月25日,赤壁市翔龙植保专业合作社无人机飞手张厚虎和他的搭档来到中伙铺镇泉洪村,将配置好的黄脊竹蝗防治药物注入无人机药箱内后,操控无人机朝预定位置播撒飞雾状药物。

  张厚虎说:“我们从7月5日开始在官塘驿镇、中伙铺镇开展蝗虫统防作业,一天可以播撒药物800亩到1000亩。我目前为止打了8000亩左右,飞机大概飞了56个小时。”

  7月份为黄脊竹蝗成虫迁飞期,为防止竹蝗灾害进一步扩散蔓延,赤壁市林业局紧急调用赤壁市神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赤壁市翔龙植保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和无人机开展竹蝗防治作业。

  赤壁市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站站长但朝文说:“6月中下旬开始,赤壁市陆续发生了竹蝗虫灾,因持续降雨不能做有效的防治。强降雨过后,竹蝗成虫大量迁飞扩散,竹林受害面积达到了6万多亩,我们采取先重后轻、分期防治的策略,从茶庵岭、陆水湖、官塘驿等楠竹主产区开始防治。自7月4日到现在为止,每天出动无人机7到10架,共使用杀虫药剂6吨,发放林用烟剂3吨,防治面积达到7万亩,截至目前,竹蝗虫灾得到了有效控制。”

  据了解,黄脊竹蝗以若虫和成虫食竹叶为主,具有分布广、食量大、危害重等特点。防治期分为若虫期防治、成虫期防治、卵期防治三个阶段。黄脊竹蝗最佳的防治时间为若虫期,此时虫龄小、跳跃及活动能力不足,对药物抵抗力最低,防治效果最好。

  但朝文说:“根据竹蝗的生物学特性,我们下步将在7月到10月进行竹蝗产卵量的调查,进一步检验前期繁殖效果和预测明年的发展趋势;在明年五六月份竹蝗孵化幼虫出土期,加强虫情观测,采取早发现早防治的策略,争取赤壁市竹蝗明年不发生灾害并把赤壁市的林业有害生物虫灾率控制在5%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