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守护生命之光
本报记者 聂莹颖 实习生 葛思晗

  “心肺复苏分判断、呼叫、胸外按压三个步骤……”7月5日晚,青龙山公园“社区文化节”活动中,志愿者黎素芳正在传授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今年44岁的黎素芳是咸宁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也是湖北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因为职业的原因,她接触和体会到一些弱势群体的艰辛,渐渐地萌生了帮助他人的念头。2017年,黎素芳加入咸宁义工协会,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2022年,黎素芳通过湖北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考核,取得红十字救护师资证书。自此,除了参与义工协会的日常活动之外,她还参与市区两级红十字会的各项志愿活动。进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宣传科普各项应急救护知识,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培训少则两小时,多则一整天,上完课,她的嗓子通常都是嘶哑的。虽然辛苦,但黎素芳认为值得。

  今年,咸宁义工协会开展了50余场防烫伤宣传科普活动,5300多名孩子受益。在阳光社区开展活动时,黎素芳遇到一起因家庭烫伤事故处理不当导致女孩身上留下大面积疤痕的不幸案例。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很多人觉得危险离他们很远,其实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十分重要。”黎素芳说,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要在科普宣讲这条路上走下去的想法。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黎素芳义不容辞挺身而出,参与到小区封控管理工作中,不仅在后方协调值班安排、生活防控物资的运送、垃圾转运、核酸检测等琐事,还在前方站岗值班、配送居民生活必需品、筛查发热人员……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这样的日子,她坚持了50多天。“在咸宁义工协会,有60多人和我一样参与了小区封控管理,大家都在尽己所能践行志愿精神。”黎素芳说,“当时我把儿子送去了他外婆家,这才让我能安心坚守在疫情一线。”提起家人,黎素芳很感激,她说,每一个志愿者背后都离不开家人的默默支持。

  2016年,黎素芳还在家人的支持下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协议。

  在黎素芳看来,做公益的初心就是回报社会。探望老人、清洁卫生、扶贫助困……八年来,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近1300小时,还担任了咸宁市巾帼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因为表现突出,她被评为2023年度咸宁市“最美红十字救护员”。

  不仅自己做公益,在黎素芳的带领下,她的孩子也经常参与志愿活动。“在公益这条漫长而光辉的道路上,我与众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们并肩作战,我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员。”黎素芳表示,今后将继续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服务和回报社会,同时发挥职业特长,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防烫伤等急救实用知识技能传授给更多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