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山高路远进出难;如今,路畅景美生活好。崇阳县高枧乡老胡洞村——
老胡洞山门开 老百姓幸福来
本报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李美锦 蔡旻高

  “老胡洞人懒又懒,出门芭茅割了颈;天晴不用戴麦笠,下雨不需打把伞……”这句在崇阳县高枧乡传唱了几百年的顺口溜,如今却因一条路而被改变。

  老胡洞,位于鄂赣两省交界的峡谷中,曾是崇阳县最偏远的一个村,距县城近85公里。过去,村民进城,得先翻越海拔一千多米的横埂岭,然后到高枧乡集镇坐车,且出山小路芭茅丛生。

  6月10日,记者走进老胡洞村时,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宽阔平坦的沥青路与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并网”,从县城抵达该村,全程不到40分钟。

  一路上,风景迷人,耸立的群峰间,白色云海翻腾涌动,时而聚拢,时而消散,山峦、田园、村庄时隐时现,不少摄影爱好者专程赶来捕捉这神奇美景。

  “路通景美,如今一天到访的客人,是过去十年的总和。”村主任廖检军笑着说。

  他依旧记得,2008年结婚时,老婆的嫁妆有成套的家具,还有一辆摩托车。由于路不通,摩托车只能停在山外,然后请全村人徒步去帮忙抬家具。山高路险,大家的体力有限,家具运回来时,剐蹭破损严重。

  “肥料、农产品和生活用品都只能背回来,尤其是盖房子,太难了!”3组村民廖国甫回忆,1999年,他家房屋倒塌需重建,运材料时,先用车装到水库边,然后请人挑上船。下船时,又得请人挑回家。在那个年代,建3间简单的平房,光运费就花了3万多元。

  村里有楠竹可卖,村民们只能每年盼着春季涨水后,用竹排将竹子顺着河道运出山;最怕的是有人生病或者生小孩难产,只能用竹棍做成担架抬出山就医……

  交通闭塞让老胡洞人“遭遇”重重困难:出行难、运输难、上学难、就医难、发展难、致富难……除了必要外出,村民一般都不敢“出山”,添置生活必需品时,也是尽可能多“囤货”。

  修路,是老胡洞人祖祖辈辈的期盼。廖检军家所在的3组,距青山水库不到4公里。早在1998年,为了让村里人能坐船出行,他的哥哥曾带着组里人用锄头、铁锤、雷管炸药等,企图凿出一条通往水库的路。

  尽管当时没钱,但组里人心齐,一起出门舞龙灯挣钱。修路缺工,就男女老少齐上阵,个个手脚磨起了老茧……后来,廖检军的哥哥因意外去世,这条路修到一半被迫“搁浅”。

  2009年,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村民们集资,修通了一条从乡政府进老胡洞的盘山路,可横埂岭上九曲回肠、险象环生。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政府加大对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那条山路得以升级改造,并装上了生命安全防护网。终于,车子“爬”上了山,沉寂的山村逐渐热闹了。

  2022年,S362崇阳县高枧至老胡洞公路开工建设。这条路,按双向两车道的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路基宽8.5米,起于高枧石咀,终于老胡洞村天井窝。现在老胡洞人出村,再也不用翻山越岭了。

  敲开了幸福的大门,老百姓的精气神儿也起来了。如今,该村近80%的人买起了小轿车,一大半人家在翻修老屋。

  “老胡洞不仅自然风光旖旎,还是一块红色热土,是陈寿昌烈士曾浴血奋战过的地方。”高枧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佘华泽告诉记者,眼下,他们正在探索“红+绿”发展模式,让这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优势真正发挥效益。